元旦假期第二天,全省气温逐步回升,各地市民、游客抓住晴好时光,或在文博场馆中回眸历史、品味文化,或在景区和乡村里享受惬意,放飞心情,各地通过分时预约、人流量控制、体温检测等方式做好疫情防控、人员引导,保障市民出游舒心又放心。

江苏台记者郝朦说:“这里是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馆,为了丰富市民游客的文娱生活,从最近一直到三月底,院方特意推出了《院藏历代花鸟画迎春特展》,以清雅灵动花鸟画喜迎新年,迎接春天。”

在冬季万物凋敝的时节,中国文人有创作《百花图》《岁寒图》迎接新年的传统,以蕴含生意的花、鸟、草、虫寓意着春天将至,增加节日气氛。展览上,从宋徽宗赵佶的《鸜鹆图》到元代李衎的《修篁树石图》,再到近现代徐悲鸿的《立马图》,近百件精品勾勒出半部中国花鸟画史。为了呈现最佳的观展效果,南京博物院还打破了往常平面画展览的局限,在展厅中布设诸多独立展柜,以瓷器藏品丰富花鸟画作之美。

有南京市民说:“我们带小朋友来多看看前人的,包括中华传统美的教育,增长见闻,提升自身修养。我觉得对培养小朋友民族自豪感也是有很大好处的。”

一位卢旺达留学生说:“文化是很美的,是不同民族行为习惯的合集,我在中国参加这些展览,增加了自己人生的体验,回国后我也可以将这些分享给自己的父母、朋友,让他们也了解中国文化。”
1月2日,全省各地的文博场馆也迎来了一大批游客。在镇江博物馆,239件神形兼备的木偶头像雕刻,让整个展厅到处都充满了偶戏意蕴。常州博物馆通过趣味讲座、手工体验等环节,让游客全方位了解古代化妆盒的前世今生。在南通博物苑,80多件珍贵实物和130多幅历史图片,凝结着民营企业家先贤--张謇奋进图强的爱国精神。

南通博物苑副苑长徐宁说:“从这个仿造亨利织机也可以看出来,我们张謇先生为代表的中国早期的民族企业家在吸收引进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也不忘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瞿秋白故居、常州三杰纪念馆、苏州革命博物馆等红色纪念馆内,参观游客络绎不绝,大家在珍贵史料中重温党的历史,感受初心使命。

一位游客激动地说:“非常的心潮澎湃,我们应该感谢伟大的共产党, 只有我们自己发展了强大了,我们才能过上永久幸福的生活。”

不仅是文博场馆,今年元旦,公园景区里也到处充满着文化味。在扬州瘦西湖景区,木偶、古琴表演、扬派盆景剪扎技艺等非遗项目,给冬日美景增添了一抹文化靓色。盐城的多个景区将美食与地方文化相结合,为游客开启一场“口福”之旅。苏州周庄古镇景区推出了古镇寻宝、水巷走财道等全新体验内容,多角度展现江南水乡的民俗风情。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刘堃 周杨杨 供片台/南通台 镇江台 苏州台 扬州台 徐州台 连云港台 昆山台 亭湖台 盐都台 东台台 东海台 句容台 编辑/刘琳)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