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星戴月的劳作只为让“菜篮子”更新鲜丨谢谢,有你的冬天很暖心

2021年01月02日 16:47:04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这个元旦小长假,你是否和亲朋好友举杯欢庆,共享美食呢?这份饕餮背后,少不了蔬菜经营者们披星戴月的劳动。寒冷的冬日里,因为有了他们,群众的“菜篮子”更加丰富而新鲜了。

  凌晨三点多,家住南京银龙花园的蔬菜摊位经营者王兰英早早地起了床,带上早饭,便骑着电动三轮车赶往了香铺营菜场,她要在市场开市之前,完成今天的备货选货工作。王兰英说:“我们没有休息时间,忙起来没日没夜,每天都是三点半起床。最近天气不好,骑着电瓶车到菜场,最少要四十几分钟,每次都感觉很冷。”

  走进王兰英的摊位,所有蔬菜都被用塑料布精心地包裹着,防止在冬天被冻坏。最引人注目的是两个装着蔬菜的筐,筐子的外面盖着一层保鲜用的塑料袋。王兰英将塑料袋上的碎冰刮下后,拿起小刀开始整理这些青菜,不一会,她面前的袋子就被整理好的蔬菜装满了。相比一些生鲜超市,她的菜在品相上会更好,但跟超市的盒装净菜相比,价格又更加亲民。

  前几天,南京迎来了一场大雪,又适逢元旦小长假,王兰英明显地感受到,蔬菜的进货价格涨了,普遍涨幅在1块到两块之间。其中,矮脚黄的价格涨了不少。王兰英告诉记者,“一个礼拜前它还卖1.8元一斤,现在就要三元了”。

  如何选择进购蔬菜的品类,每种品类要进多少,这是每个蔬菜商贩的必修课。王兰英每天要进上十余种蔬菜,进货的标准就是尽量保证消费者在她这里买到更多更好的蔬菜。王兰英说:“平时进蔬菜没有固定的标准,青菜、萝卜、大白菜,都是老百姓喜欢吃的菜。顾客们都是上帝,态度放好一点,大家都是互相尊重的。”

  早晨六点,菜场已经迎来了第一批买菜的顾客,王兰英站在摊位旁,回答顾客们的问题。“矮脚黄是三块,胡萝卜两块五,大白菜一块二。”王兰英仔细地向顾客介绍,这些问题虽然琐碎,但她仍然耐心地一个个回答。老李是王兰英的老主顾了,基本每天都会来买菜。老李告诉记者,王兰英的菜物美价廉,他已经买了将近十年了。而像老李这样的顾客,并不在少数。

  进菜、卖菜、称重……这样的场景,王兰英经历了31年。不到三十岁的时候,她就从淮安来到南京,开始了这份工作。虽然工作辛苦,可王兰英却乐在其中,让她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十几年前,她作为菜场的文明户代表,参加了区里的表彰会。王兰英自豪地告诉记者:“那么多菜场,我们能被评上,就说明你在工作上配合得好,这是大家认可的。”

  今年夏天,王兰英将年满60岁,很多人都劝她退休回家安度晚年生活,但王兰英觉得,她还是应该继续坚守在这一方小小的菜摊之上,为群众供应新鲜的蔬菜。王兰英说:“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有人去做,这就是我的工作。”

  更多详细报道,欢迎收听江苏新闻广播(南京地区FM93.7,苏南地区FM95.3)的各档节目:《江苏新闻联播》07:00-07:30《新闻早高峰》07:30-09:00《新闻晚高峰》18:00-19:00。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索浩阳 编辑/韩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