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蓝图勇争先,“狼性”南通起点跑出加速度

2020年12月29日 21:24:3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风正扬帆潮正涌,奋马扬鞭更当时,12月28日,“乘风破浪”的南通召开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动员全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两争一前列”的嘱托,扛起省委赋予勇当“排头兵”的时代使命,创造高质量发展“沧桑巨变”。

  南通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体会议开幕

  推动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面对大项目,南通已经准备好了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闭幕不久,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地方视察选择江苏,第一站就来到南通,点赞南通“好通”、沧桑巨变、生活幸福,而这份幸福正是南通人民亲手创造的。2020年已经“余额不足”,很多人盼望却无法“重启”的这一年让大家更加体会到“奋斗”的分量。

  南通主城区夜景

  今年以来,南通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围绕“三个全方位”,抢抓多重国家战略机遇,凝心聚力,奋力冲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的成就,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全部脱贫、全市经济经济总量预计突破万亿、夺取了疫情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广大干部群众用拼搏汗水书写了“强富美高”新南通的时代画卷。

  在这张画卷上,发展是第一要务,项目则是第一支撑,而重大项目则是对冲疫情影响的“主抓手”、稳定经济运行的“压舱石”、拉动地方发展的“动力源”。据统计,2020年,南通新开工10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183个,在建百亿级重大项目16个,年度省级重大项目数位列全省第一。

  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代表市委常委会讲话。

  在南通市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的第一天,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分别率队,分两路前往各县(市、区)以及通州湾示范区等地项目现场,一个个茁壮成长的产业项目,如同冬日的暖阳,让人惊喜。值得一提的是,两位“主官”亲临企业,聆听项目介绍,进行认真点评,这已经成为南通市委全会的一个惯例。

  确实,南通十分看重大项目。今年,南通市委、市政府吹响集结号,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决心,把今年作为大项目突破年,全力突破一批重特大先进制造业项目。

  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于今年8月28日在通州湾海门港新区开工,目前,项目各单元正在进行桩基施工,焦化单元正进行土建施工,集疏运等配套工程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3号高炉基础已完成,正进行上部建设,预计2021年9月点火。虽然是南通首个千亿级重大产业项目,但该项目却实现了“当年签约,当年开工”,创造了服务大项目的海门速度。

  今年8月,通州湾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雨中开工

  今年年初,徐惠民向全市党员干部抛出新时代南通“发展四问”,有一问便是“面对大项目,我们准备好了没有”。本次全会召开时,2020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里,南通是如何回答这一问题的?记者了解到,南通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实施意见》,市四套班子领导挂钩联系20亿元以上重大产业项目,定期深入项目现场调研推动,帮助项目单位向上争取各类政策、指标。在项目现场,徐惠民表示,南通各地要学习这个项目的先进服务经验,紧盯关键环节,精准解决企业相关问题,进一步提高服务项目的效率和质量。

  其实,不仅是中天绿色精品钢项目,南通全市各地步调一致,服务大项目的南通速度已经“跑”了起来,争取在全会上拿到一面流动红旗,也成为各地的目标。记者在本次全会上了解到,南通全市项目建设年度考评结果、20亿元以上高端制造业项目获奖情况新鲜出炉,全市项目建设前三名的县(市)区、前两名的国家级开发区和前三名的省级开发园区获得了流动红旗,这份荣誉将激励大家在新一年里继续“一切盯着项目干、一切围绕项目转。”

  融入苏南、拥抱江海

  南通建了一个互通共享的“朋友圈”

  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言犹在耳,不久前召开的省委十三届九次全会上,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又对13个设区市一一“点将”,南通的发展定位是这样的:“南通要高起点、大手笔建好江苏开放门户,融入苏南、拥抱江海,实现更多的‘天堑变通途’,再来一次高质量发展的‘沧桑巨变’。”

  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让天堑变通途

  本次市委全会,徐惠民表示,要围绕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全方位融入苏南、全方位对接上海、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在发展速度上争先进位、在发展质量上扛起夺杯、在贡献份额上追赶超越,勇当全省“两争一前列”排头兵。

   

  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分别率队观摩全市大项目建设

  其实,“南通向南、拥抱苏南”,南通早已在路上。今年4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取得阶段性胜利后,南通党政代表团跨过长江,先后赴苏州、无锡和常州等苏南三市考察学习,并和三市分别签署了融合发展协议。此后,南通还在在苏州、无锡举办了通州湾新出海口跨江融合发展恳谈会,签约项目40个。

  艾郎风力发电叶片扩建项目就是南通跨过长江的收获,项目投产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风电叶片生产基地。之所以选择在南通追加投资,广袤的腹地资源、沿海深水码头和便利的交通优势是企业最看重的。

  不难看出,作为一个苏中城市,南通敢于跳出苏中找对手、对标苏南争先进,是基于自己在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多重战略机遇叠加期,精准判断,围绕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让产业聚集与项目建设同频共振。如今,南通沿海地区对苏南及长江沿线重特大基础产业项目的吸引力越来越强。

  2020年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发展论坛在南通举行

  11月28日,就在习近平总书记在通视察后约半个月,首届长江经济带江海联动论坛在南通举行,沿江沿海30余城市代表共赴“江海之约”,南通又构建了一个互通共享的大“朋友圈”,在新征程,南通也做好了练好内功、打响口碑的准备,让新朋友引得进,老朋友留得下。

  “狼性”精神有了新内涵

  创新发展为“十四五”注入新动能

  2020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南通全市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决定性成就,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南通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

  本次市委全会前,在南通市委务虚会议的“头脑风暴”中,“创新”一词被反复提及,而在本次市委全会上,南通又提出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要求,“新”,又成了关键词。

  南通市委书记徐惠民带队参观筱莫智能科技项目

  南通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带队参观升维科技新型建筑材料及智能建筑装备生产项目

  在南通新的跑道上,创新确实是第一动力,它可以催生和支撑新的经济形态,为南通的产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包容会通,敢为人先”是南通精神,因此,在南通人的骨子里,创新一直是不可磨灭的印记。总投资20亿元的筱莫智能科技项目由一个曾经只有5个人的公司投资兴建的,产品服务于手机、平板电脑、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多种领域。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公司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南通企业,因此,徐惠民点评说,可见,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只要努力就能成为行业佼佼者。

  如今,在开启“十四五”新征程前夕,南通精神又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今年年初,南通发出“狼山脚下呼唤‘狼性’干部”的呼吁,“狼性”干部,贵在忠诚品质、胜在坚韧意志、重在团队精神、强在拼抢血性。一年来,南通落实年轻干部队伍建设“十六条”措施,加大年轻干部发现培养和选拔使用力度,为干部队伍建设注入源头活水。本次全会,徐惠民表示,要更深层次激发“狼性”精神,昂扬不服输、不言败的勇气,弘扬争第一、创唯一的志气,激扬奋力拼、迎难上的锐气,敢啃“硬骨头”、勇破“娄山关”、善开“顶风船”,闯在改革一线,冲在发展一线,干在实践一线。

  南通五山国家森林公园

  人无精神不立,国无精神不强。

  有了“狼性”精神作为动力源泉,徐惠民表示,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南通要紧扣“强富美高”总目标,围绕勇当全省“两争一前列”排头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系统观念坚持“三个全方位”工作思路,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奋力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沪苏通核心三角强支点城市,确保“十四五”开好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建党100周年。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 记者陈志斌  龚丹  姜晨光  宋金瀚)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