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雨雪将至,外卖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此时,外卖小哥们异常忙碌,他们在寒风中奔波,用双手为大家送上了热乎乎的饭菜。在南京,有一群送餐员与众不同,他们都是聋哑人。与同行相比,他们为了完成一单订餐的交接,往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待工作也更加认真负责,也让顾客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温暖。
鲍文龙做外卖员已经一年多了,也是南京万寿站点首个前来应聘的聋哑人。虽然常常戴着手套,但他的手上写满了故事。2017年,他从南京市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毕业,在经历了几次失败的求职后,2019年4月,他决定应聘外卖员。
当初,见到鲍文龙来应聘,站长武晓强也拿不定主意。聋哑人做外卖骑手,他们跟客人怎么沟通,跟商家怎么交流,都是问题。但最终,鲍文龙一句话感动了他。鲍文龙说:我们除了不能讲话,跟正常人没有区别,不要把我们当残疾人。
刚开始上班的半个月里,鲍文龙常常送餐超时,顾客和商家打电话催促发现无法沟通后,也有一些不满。武晓强在站点里做调度工作,常常需要帮鲍文龙与顾客沟通。幸好,鲍文龙很快找到了窍门。
鲍文龙会在快送达时先和客人在软件上沟通,如果客人没有看到,他就拨通电话很快挂掉,紧接着发一个预置好的短信过去,信息上写明自己是个聋人。
半个月后,鲍文龙已经可以承担和其他骑手一样的任务。而他的成功,也带动了身边的聋哑人兄弟从事送餐员的工作,鲍文龙也成为这个特殊送餐小组的组长。目前,武晓强手下的两个站点,已经有12位像鲍文龙这样的聋哑小哥,他们平均每人每天都能跑五六十单,收入挺不错。他们的努力也为自己赢得了更多的尊重。武晓强说,他现在非常欢迎聋哑人来应聘骑手,他发现聋哑人性子很直,忠诚度很高,你对他们好,他们会百倍报答你。
问及愿望,站点里的聋哑骑手说的都很简单。29岁的张萌东说,他最大的心愿就是能独立生活,赚钱赡养父母。
19岁的陈巧亮说自己干了半年多,虽然经常迷路忙乱出错,但餐厅店主和顾客都会立即鼓励他,他现在想好好工作挣钱就行。
鲍文龙则有更大的想法,他的徒弟现在越来越多,成了聋哑团队的组长。“以后想真的成为一名站长,再多招收一些聋哑人,让他们学会怎么跟商家和顾客沟通,能够为社会做贡献。”
他们坚信,虽然不善言语,但努力生活同样可以收获完整的人生。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元国璋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