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即将来袭,这一波冻胳膊冻腿的日子来的有点儿猛烈。降温期间哪些人群需要特殊关注?专家提醒:气温骤降,谨防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扎堆。
这一轮寒潮以较强雨雪过程开场,冰冻模式即将开启。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中心主任韩晓明提醒老年人、孕产妇、婴幼儿和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脑中风、冠心病等)、呼吸系统疾病等慢病患者以及长时间在户外工作或活动的人群,容易受到寒冷天气影响,需要特殊关注。
韩晓明说:“老年人较年轻人更怕冷,由于老年人体力渐衰和活动能力减弱,代谢功能降低,产热相对减少,体温调节功能差,在低温环境或接触寒冷后,很容易发生寒颤,出现身体失温,因此在寒冷的季节,特别要警惕老年人身体失温的发生。”
身体失温发生时,成人的表现就是寒战,虚脱,记忆丧失,言语不清;睡意。婴幼儿则表现为皮肤鲜红色、发冷。如果发现存在这些信号中的任何一个,请及时测体温,如果体温低于35℃,要立即就医。不能马上获得医疗救治时,可以进入温暖的房间或住所;服用热饮料帮助提高体温。寒冷天气里,人的抵抗力会有所下降,要注意预防哪些敏感性疾病呢?南京市第一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林松说首先要注意心脑血管疾病的多发。特别提醒大家尤其是四肢和颈脖处要保暖。有基础疾病或者高血压的病人如果血压急剧升高,如果通过药物不能控制还是要到医院就诊。同时活动要慢,既往有冠心病的也要重视,血管收缩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如果出现胸部疼痛剧烈不能缓解,一定要及时到医院。
气温骤降对呼吸系统的影响也很大,韩晓明提醒,冷空气可使鼻咽部的局部粘膜变得干燥,发生细小破裂,病毒、细菌容易乘虚而入,造成呼吸道疾病高发。气温骤降可以诱发哮喘等疾病的加重。
长时间在寒冷地带工作、生活或气温骤降期间长时间在室外工作和活动的人群, 容易引起冻伤、使腰腿痛和风湿性疾病病情加重;对孕妇和胎儿也会造成不良影响,要格外当心。雨雪天气里,老年人和孕妇也要减少不必要的出门。
(来源:江苏新闻广播/彭迪帆 张祖名 编辑/玉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