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名:金通公路
大名:通吕公路、省道335 新名:江海大道东延
在通州,或许没有一条路,有这样多的名字,通州人习惯叫它“金通公路”,但在导航中,它叫“通吕公路”“省道335”,而现在,它又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江海大道东延”。在此,我们用通州人最习惯的“金通公路”来称呼它,为大家探寻40多年来,这条路建设、提升改造的背后,与通州人、通州城有着怎样的故事?
从无到有
一条用竹竿确定走向的道路
开车行走在金通公路上,很多人可能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何这条路会离通吕运河这么近?如果离远一点,沿河一带会有更多的空间,是不是就能为沿河发展预留更多的空间。
其实这条路跟通吕运河离得这么近,主要是受限于当年的施工技术和条件。1976年,当时南通县决定要修建一条连接通州到南通的砂石路,要求一定要是笔直走向的。因技术、设备所限,并没有能力确保道路走向笔直。
这个难题交给了当时的南通县交通局技术骨干于鋆。于鋆是上世纪四十年代同济大学毕业生,铁道工程兵转业,一直在道路施工一线,负责工程设计、施工以及监理等工作。
于鋆说,当时在通吕运河向北600米的位置,施工人员先用竹竿确定路的大致走向,后来交通部门下了决心,购置了经纬仪和水平仪,才确保道路走向的笔直。
因为设备贵重,当时规定只能由高级工程师施洪盛来操作,其他任何人不得碰这两台设备。
最初的砂石路建成后,路基宽9米,路面宽7米,路建好后极大地解决了车辆从金沙、如东、海门到南通城区的通行问题。因为这条路主要连接了金沙到南通,通州的老百姓自然而然就叫它“金通公路”。
1982年,这条路又进行了黑色化改造。
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这条路一直拥堵不堪,又无法满足群众的出行需要。
通州区广播电视台原主播郑州回忆说:“那时,我刚到电视台工作,对这条路印象很深,车流量非常大,路面坑坑洼洼,汽车在路上行驶像‘蹦迪’。我们经常会报道金通公路某路段又发生了什么交通事故。”
从“通”到“畅”
一条施工了4年的道路
1992年到1996年,金通公路进行了一次规模空前的改造提升。
图为当时报纸图文
通州成立了“金通公路工程建设指挥部”,协调推进道路改造提升事宜。通州当时所有的乡镇全部参加了备土,沿线乡镇负责土地征用。
这次改造工程将路面用地拓宽到60米,中间双向六车道,两侧各5米的混合车道,预算1.25亿元。这样的道路规模,在当时整个南通地区可以用“破天荒”来形容。
因为经费有限,这条路断断续续修了4年。当时有老百姓还专门编了一个顺口溜:“通州拖五洲,马路种黄豆。”
为了建好这条路,通州人发起了为工程捐资的活动。当时有35个单位和个人因为捐款数额比较大,获得了原通州市委、市政府的表彰。
当时通州只能一边筹钱一边建路,精打细算,节约成本。原金通公路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原通州区交通局副局长陈树明“铁公机”的绰号就是从那时候传出来的。
陈树明说:“我什么都管,也什么都管得紧,既然钱不够那我们就想办法杜绝一切浪费。”
为了省钱,施工人员想出了很多办法:以金西大桥为界,以西14.5公里是沥青路面,以东2公里摊铺水泥路面;监理自己当,省掉监理费;土方都要仔细测量和检查,确保没有任何浪费;为了节约绿化费用,从江南购买了凤凰月季苗,在苗圃中扦插,然后再种到路上。
最终,改造工程总花费7350万元,比预算节省了近5000万元。成本虽然减少了,但质量却没有下降。据了解,当年金通共路路面密实度达到了93%,为老百姓的出行安全提供了保障。
2008年,通州投入1.1亿元,进行了金通公路绿化提升工程。
2009年,通州撤市设区,为了更好地实现与南通市区的同城效应,通州主动拆除金通公路收费站。
金通公路改造提升后,给沿路镇区乃至通州经济发展,都带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兴仁镇徐庄村就是其中的一个缩影。1996年,金通公路道路提升改造后,徐庄村在道路两侧规划建设了千亩丰产方,进行了连片土地的平整。
徐庄村党总支书记徐志盘说:“金通公路就是一条黄金大道,给沿线的村居建设带来了机遇,带来了发展。”
徐庄村从上世纪90年代的农业村起步,目前有工业园6个,落户企业45家。村集体年收入从无到有,去年村集体收入268万元。
从“畅”到“快”
一条实现同城效应的路
金通公路在1996年的提升改造中,当时的建设者们对这条路的车流进行了科学的预估。
陈树明告诉记者,当年改造提升还是采取平交路口,实现了道路从通到畅的转变,但快速化是当时的资金和发展形势所不能达到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金通公路快速化又提上了议事日程。
2009年以来,南通市快速路网建设发展迅猛。江海大道是南通市快速路网规划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南通市东西向的城市快速路,不仅是通州区衔接南通城区的快速路,还是机场和港口集疏运功能的区域过境通道,串联通州湾、海门、启东等区域。
2013年2月,江海大道东延段快速化改造工程开工。2014年初,南通江海大道高架建成通车,这是快速化第一次延伸到通州的兴仁镇高速路口,大大缩短了通州到南通的通行时间,通州融入主城的愿望再次被点燃,老百姓对江海大道继续东延直达通州城区的呼声越来越高。
南通市政协委员、通州区政协副主席季平一直关注江海大道东延的事情。多年来,他多次撰写了关于尽快实施江海大道东延工程的提案,认为江海大道高架只建设到兴仁路口,距离通州金沙还有一段距离,从金沙到南通市区还有40多分钟的车程,金沙和南通之间必须要有一条快速化通道。
2019年上半年,机场大道互通连接线(江海大道东延一期)开工建设。从综艺集团东围墙高架跳水台东延至圩亭河桥西侧落地,与江海大道顺接,设计速度80公里每小时,2020年1月建成通车,极大改善通州区与主城区以及南通机场之间的联系路段出行条件。
12月29日,江海大道东延工程将正式开工,预计2022年6月底前全线竣工通车,南通主城区将全程高架直达通州区。
这次江海大道东延工程从综艺集团东围墙落地段桥梁顶升开始,向东全程连续高架,跨过珠江路后落地,止于扬子江路,全长约10.6公里,共设置7对出入口。工程建设费约40亿元,远期待新机场落地后,接规划建设的绕城高速。
通州区江海大道东延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通州区交运局副书记张明说,工程开工后,指挥部将加强质量安全管理,确保项目达到省优质工程,力争国优工程。
江海大道东延的开工建设,也让通州人对此充满了期待。
即将东延的路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