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施工现场采访时看到,经过施工人员的奋战,不仅大运河博物馆主体建成,全景呈现,配套工程施工也在快速推进。施工现场最吸引人眼球的是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工程的另外一道景观:“大运塔”工程建设顶部施工围挡开始拆除。
预计春节前,扬州历史上首座百米“透明钢塔”将耸立古运河畔 ,“三塔映三湾”景观将全景呈现。
记者在施工现场采访时看到,在大运河博物馆施工现场的西侧,“大运塔”是高高屹立,虽然其四周依然被施工围挡包围,但顶部的施工围挡已开始拆除,最上部开始掀开帷幕,展露真容。
最上段刺入云端的是大运塔塔刹。塔刹位于塔的最高处,是塔顶攒尖收尾的重要部分,也是“观表全塔”和塔上最为显著的标记。在现场记者看到,塔刹的整体造型像有着尖顶盖子的瘦长花瓶。据施工人员介绍,这一塔刹重8吨,高16米,是事先制作好油漆后再吊装上去的,塔刹的加盟,将大运塔的高度提升到了112.3米。
在塔刹的下面,是一个四面八字形的顶,顶的主体结构为钢结构顶,玻璃屋面,玻璃幕墙,玻璃围栏,通体透明……整个施工围挡已经拆除到从上往下的第二层,可以看到,整个塔的上部是钢结构塔身,塔檐和围栏都是采用的透明玻璃,而塔体的四周也是玻璃幕墙。与传统的古塔采用砖、木材料不同,具有现代风韵的大运塔建设则以钢结构和玻璃作为主材料,可以想象,未来整座大运塔全部建成亮相后,不仅是扬州历史上首座百米钢塔,同时也是扬州历史上首座以玻璃为主材料的透明的宝塔,全部建成后,百米“透明钢塔”将耸立古运河畔 。
“作为主要景观的大运塔,今年年初开建,目前大运塔建设开始进入最后冲刺阶段,力争早日完成内外部装饰施工。”工程负责同志介绍说,大运塔是扬州首座以钢结构为主体建设的宝塔,共用去钢构建2200多吨,平面正方形,大运塔建筑面积为4935平米,其中地上4427平米,地下508平米。地下1层,地上明层9层,同时有两个暗层,主体建筑高度103米,加上顶部塔尖,总高度达到了110多米,结构类型为钢框架中心支撑。“整个大运塔建成一层,便拆除一层施工脚手架,计划春节前全部建成。届时,大运塔将全景亮相,‘三塔映三湾’景观将全景呈现。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建成后,将成为保存大运河历史记忆、传承大运河文化发展的新时代经典之作,将进一步彰显大运河文化特色。”
(来源:扬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