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斯霞“童心母爱” 做“四有”好老师

2020年12月21日 18:03:4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2月18日—19日,第八届“童心母爱”联盟活动暨第十二届“斯爱论坛”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为“五育并举,全面育人”,聚焦斯霞教育思想引领下的课堂改革实践。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教育学会特级教师专业委员会、江苏省斯霞教育思想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主办,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承办。教育界知名专家、学者以及省内13所“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联盟校的优秀教师代表参加活动。教育大咖、名师汇聚一堂,共同探讨基础教育在新课程改革、教师教育创新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宝贵经验。

  聚焦主题——

  践行“童心母爱”“全面育人”,每一个教育人责无旁贷

  斯霞老师擎着“童心母爱”的火把照亮了孩子们,点亮他们的世界里爱的蓝图,让后辈们将这份大爱传承下去。为铭记“童心母爱”的源与流,坚守“童心母爱”的儿童立场,以创造性的实践共同传承和发展“童心母爱”的教育思想。

  “‘童心母爱’是教育的一盏指路明灯,在南外淮安分校格外明亮。”淮安市教育局局长皇甫立同指出,“童心母爱”是教育的一个永恒话题。本次活动专家云集、精英荟萃,对“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的时代蕴涵和实践表达进行深入探讨,必将刮起一场智慧风暴,有力推动“童心母爱”教育思想研究步入新境界、收获新成果。

  淮安市清江浦区教育体育局副局长戚桂荣说,此次论坛以“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为主题,聚焦思霞教育思想引领下的课堂改革实践,充分体现立德树人鲜明导向,这既是要让全体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也是要让学生个性获得健康发展,同时也体现了南外淮安分校老师们在斯霞老师“童心母爱”的思想光照下,始终坚持“全面育人”的坚定决心。

  “老师这个称呼已经深深铭刻在斯霞老师的灵魂深处,今天我们相聚于此,所聚焦的‘五育并举,全面育人’主题,其实是我们教育人百年来一直关注的话题。”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颖指出,教育要指向儿童的全面发展,指向儿童的未来,当然也要指向儿童的健康成长。“教育的内容要涵盖德行、知识、能力、精神等多个层面,教师们应当跳出单科的视角,打破学科的壁垒,创新校本课程,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实践能力。在这一点上,我们每一个教育人责无旁贷。”

  五育并举,办学分享——

  “全面发展、自由生长”,南外淮安分校优势凸显

  “南外淮安分校创办不到三年,但已在淮安大地生根发芽,健康成长。在此过程中,我们秉持南外教育教学先进理念,充分依托南外本部优质资源,在学校文化氛围营造、课程体系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合作等方面借鉴、移植、优化、创新,实现优势共享。”南京外国语学校淮安分校作为本届“斯爱论坛”的承办校,校长朱征向大家做了精彩的主题汇报。

  “我校践行小班化教学模式,以丰富的选修课程、千姿百态的科学实验、百花齐放的艺术展演、各式各样的外语活动、体育竞技,为每一个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给每一位教师搭建发展的舞台,充分挖掘师生的潜能,充分张扬师生的个性,助力孩子们全面发展、自由成长。”

  记者了解到,南外淮安分校积极探索课程评价机制,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倡导多元评价取向,强化过程性评价路径,探索表现性评价方法,推动学校课程的完善和学生的发展。朱校长说,童心母爱现已成为学校所有教师的教育理念和共同追求,成为教育的文化代言。“我们不仅仅衡量孩子的学业成绩,更看重孩子的综合表现。我们让每一位学生都对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懂得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机会,辛勤付出,总会有所收获。”

  教育专家 寄语未来——

  人格高尚、学养深厚……期待更多“大教师”涌现

  如何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有哪些要点?本届论坛上,几位教育大咖的发言给参会教师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灵感和思路。

  “‘立德树人’是当今中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我们如何在教育政策话语的背景下,寻找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书写出具有中国思想特质的‘文化话语’?” 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吕林海指出,“中国的立德树人之教育思想与教育理想,有着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之意蕴,中华文化的‘立德’,最高意义在于从培养具有高度凝聚力和身份感的‘现代中国人’,培养学生对于基本伦理道德的坚守,对高贵品质的坚守,对核心信仰的坚守。”

  江苏教育报刊总社《江苏教育》主编、编审张俊平鼓励老师们做个“大教师”。“什么是大教师?要有高尚的人格、深厚的学养、非凡的智慧等综合素质,才能成为一名适应时代需要的、学生、家长高度认可的‘大教师’,而斯霞老师正是这样的的典范。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教师的专业水平决定了教学质量,希望老师们能向着成为一名‘大教师’不断努力。”

  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傅国亮现场作了《基础教育未来发展的三个要点》的主旨报告。他从教育的要点、教学的要点、教师的要点三方面给大家阐述了教育界存在着盲点和误区,勉励大家重新认识和把握。他指出,要关注“人师”的培养培训标准和教师教学方式改革,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为国家教育发展助力。

  教育互联 点子碰撞——

  围绕“全面育人”,联盟校教师代表畅聊校本特色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每所学校都在努力开创属于本校的特色课程,研究适合的教育。分享交流环节是本届论坛的重头戏。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南京市同仁小学等五所联盟校分享了各自学校在教学改革上的理念和突破创新之举。

  “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综合育人’,这和我校追求的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的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仙鹤门分校教师杨燕以《爱·互联——探索童心母爱在新时代互联网模式下的实践探究》为题,向大家展示了南师大附小仙鹤门分校在“以斯霞‘童心母爱’为根,高举‘爱·互联’”的教育主张下,所做的实践研究。“我校所说的‘互联’指的是‘让课堂内外互联’‘让教师、家长与学生互联’‘让艺术与人的发展互联’。为此我们打造了‘鹤鸣学堂——家长成长工程’和‘美遇童年’德育课程等。”

  “你幸福吗?或许这是一个比‘你成功吗?’更有价值,也更难回答的问题。”南京市锁金村第一小学副校长陶金花与大家分享了学校的综合育人课程“儿童幸福课——让每一个日子都迎风飞舞”。通过以“汉堡模型”所对应出的享乐主义型、忙碌奔波型、虚无主义型、感悟幸福型四种儿童的学习生活状态,南京锁金一小构建并实施了“幸福课”体系,即幸福课堂、幸福社团、幸福小微课程和幸福特色活动。陶校长说,目前,“幸福课”已取得了一定成效,师生和家长常常表示“幸福指数不断升级!”

  活动尾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校长余颖将联盟旗帜交到了下一届联盟活动承办校——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铁北新城分校校长吴晓龙手中。著名的儿童教育家斯霞是中国基础教育界永恒的丰碑。她创立的“童心母爱”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过去,更被赋予了时代内涵,影响着当下与未来的教育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小兰)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