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宝应的小张做手机维修和销售生意。几个月前,朋友告诉他,有渠道搞到进价特别低的手机,能挣大钱。小张怦然心动,起初真赚了不少。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他急得直跺脚。
去年,一个姓唐的小伙子到小张的店里给手机贴膜、买配件。一来二去,两人熟悉起来。几个月前,唐某到小张店里玩,闲聊中说起倒卖手机的事。唐某说,他认识一线城市的大批发商,价格十分便宜。小张半信半疑,先通过唐某的渠道购买了两台苹果手机。由于害怕进到翻新机,小张验机时特别仔细,把每个步骤都验得非常详细。
确定手机是真货后,小张又进了两批货,利润相当丰厚。与唐某合作多次,都没出纰漏,小张就打消了顾虑。慢慢的,小张赚钱的事被另一个朋友小方打听到了,他也参与进来。
多次低价进货,每次都能挣钱,小张和小方越来越放心,开始扩大规模,一次性委托唐某进了二十台华为高档手机:“是p40Pro,华为的,一人10台,我应该是出10台的钱,44000。”
但这次两人的货款打给唐某后,却“泥牛入海”了,迟迟不见发货,两人只好选择报警。
前期都完成了交易,只是最后一笔唐某没有按时发货,初步来看更像一个经济纠纷,不像一个诈骗案件。但民警深入调查唐某的身份信息后,发现了疑点:“唐某他有多次前科,其中有一次诈骗的前科,而且我们通过对唐某经济状况的研判,发现唐某的经济状况并不好,在外面拖欠大量债务,而且没有工作。像手机生意一般占用资金比较大。”
民警通过调查,发现唐某是从淮安一家手机店进的货。然而,民警到淮安了解情况后发现,唐某的进价并不便宜,价格远远高于卖给方某等人手机的价格,差距大概在五百元到八百元元之间。
高价购入,低价售出,民警判断,唐某前期投入这么多成本,就是想最后“干一票大的”,骗取受害人的信任,然后再以此作局来骗取受害人大量资金。
警方立即对唐某展开布控,最终在扬州宝应一家网吧将其抓捕归案,落网的唐某坦白了所有犯罪事实。经查,唐某利用此套路一共诈骗了小张、小方等五名受害者,金额累计近四十万元。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调查处理中。
(缪亚、许飞、李明洋 扬州台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