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死亡率居第五位。为了提高基层医院肠癌防治诊疗能力,今天,在江苏省卫健委指导下,省基层机构肠癌早筛早治培训班举办,并研讨《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大肠癌综合防治管理指南》。
有家族息肉史别忽视肠镜检查 便血更要警惕
眼前这位患者,今年11月底,连续几天出现大便带血、腹痛。到医院做肠镜检查,诊断为结肠癌。
患者的丈夫说:“妻子44岁,因为之前没有任何症状,从来没有做过肠镜,其实家里面有些人肠里面会长息肉,我们也疏忽了这一点。”
医生介绍,约50%到70%的结直肠癌是在各种危险因素作用下通过"腺瘤-癌"的顺序演变而来的,从息肉到癌变的过程通常需要10到15年。这是一个重要的窗口期,但国内肠癌患者首诊以大便带血为多,病情往往已经进展,错过早期干预时机。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喻春钊说:“比如这周三我收到一个病人,一直当做痔疮,其实是直肠癌,做个指诊都可以发现,但是他来的时候病情比较晚,可能肛门都保不住或者有其他脏器的转移,形势都很危重。”
建立基层医院肠癌早筛体系 高危人群定期查
近年来,江苏省卫健委在基层医院推出肠癌早筛项目。徐州新沂市中医(铁路)医院从2019年开始,针对60周岁以上的老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筛查出高危人群,做大便隐血检查,有阳性结果的免费做肠镜检查。
徐州新沂市中医(铁路)医院外科医生贾凤华说:“到目前开展了将近2000例的筛查,有大便潜血阳性的20例左右,进一步检查,有一些是腺瘤,有一些是早期的微小的癌症。”
为了进一步在全省推广肠癌早筛早治技术,江苏在全省遴选100多家县市、乡镇社区、村医务室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参加省基层机构大肠癌早筛早治培训班,并研讨《江苏省基层医疗机构大肠癌综合防治管理指南》。
喻春钊表示:“通过《指南》制定, 哪怕是村医务室、社区的医生,看到社区来就诊的患者或者周边的人,就知道可能有没有这一类的疾病,要不要就诊、怎么就诊,避免耽误。”
徐州新沂市人民医院普外科医生杨伟高说:“《指南》告诉我们做什么筛查、哪些人要筛出来,哪些人要做肠镜 ,就是要重视高危因素。”
通过乡镇及社区医院进行病史询问、高危人群风险筛查;县市级医院做肠镜检查;疑难复杂患者向上级医院转诊,可以建立起江苏肠癌早期筛查体系,使患者受益。
专家也提醒,40岁以上人群,要提高肠癌防治意识,特别是有家族遗传史、本人有肠道息肉史、慢性便秘、慢性腹泻等高危因素的,要进行一次肠镜检查。
(来源: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汪乐萍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