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健康码”成为出行必备。然而,对于跨地区流动人员,“千地千面”的“健康码”登记查验也给出行带来不便。10日,国家卫健委、国家医保局、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五个一”服务行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各地落实“健康码”全国互认、一码通行。
通知要求,各地要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落实“健康码”信息互认机制和规则,明确跨地区流动人员“健康码”信息在各地区可信可用,切实方便人员出行和跨省流动,实现防疫“健康码”统一政策、统一标准、全国互认、一码通行。而对于老年人等不使用、不会操作智能手机的群体,通知要求可采取识读身份证、出示纸质证明、亲友代办或一人绑定多人防疫“健康码”等替代措施。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当在入口处增设“无健康码”绿色通道,配备人员帮助查询防疫“健康码”、协助手工填写完成流行病学史调查,缩短等候时间,为老年人等群体提供更加细致适宜的服务。 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扫描苏康码通道的电子闸机旁设置了“请刷身份证”区域。家人帮助提前申领好苏康码后,老人只需刷身份证即可进入医院。 “我们现在苏康码闸机有了这个功能,如果申请过苏康码,可以携带身份证,刷身份证后可以通过闸机,这个是跟疾控联网的。”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预检分诊组长张丽娟说。
在低风险地区,通知明确,除特殊场所和特殊人员外,一般不应查验“健康码”。走访中记者发现,在景区公园等地实行预约登记。在南京玄武湖景区,负责人表示,他们在预约窗口安排了专门的志愿者为老人提供实名登记服务。“我们提供了线下实名登记的方式,会有工作人员引导他们进行登记,凭个人有效证件登记相关信息就可以了,或者老年人有智能手机不会用我们也有工作人员帮助他们预约。”南京玄武湖管理处办公室副主任戎飞霞说。
此外,对于防疫“健康码”数据的规范使用,通知强调要强化数据安全管理,切实保护个人隐私。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梁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