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增强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记者今天(12月11日)从全省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现场推进会了解到,首批110个 “江苏省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正式获得命名。
去年以来,省司法厅、省妇联共同推进将“建设100个标准化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培训1万名家事调解员”纳入省政府2020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在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和妇联组织的共同努力下,项目实施取得了积极成效。目前,全省已建立419个家事纠纷调解社区工作室,培训家事调解员2.35万人次,今年以来,全省化解家事纠纷达到11.4万件,有效维护了妇女儿童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安全感。全省乡镇以上妇联均已推动建立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有专职调解员1610人,兼职调解员9861人。
省妇联主席张彤介绍,接下来,全省各级妇联组织会进一步增强做好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把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作为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抓细抓实,将家风传承、家教服务与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大对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的保障力度,与司法行政机关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推动将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纳入大调解工作格局,推进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标准化建设,推进调解工作专业化发展,稳定调解员队伍,加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工作;进一步发挥婚姻家庭纠纷预防化解工作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积极作用,强化信息赋能,深度融入网格化服务管理,充分发挥“铁脚板”的作风优势,落实五级妇联全员接访制度,做到“四必访”“三提三知”,共同推进平安江苏、法治江苏建设,共同书写好“两争一前列”江苏答卷。
江苏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表示,全省司法行政机关将继续坚持目标导向,用好家事纠纷调解平台。围绕“调解功能完备、资源使用优化、法治文化凸显”的要求,以深化标准化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家事调解社区工作室平台运行专业化、实战化水平,将其打造成为江苏特色、全国品牌。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家事纠纷综合治理。把家事纠纷化解纳入市域矛盾纠纷化解体系,建立健全排查、化解、修复全流程机制,注重源头预警,融入法治教育,创新介入服务,全方位提升预防化解能力水平。坚持融合理念,完善多元化解协作机制。强化外部融合,深化公调、诉调对接。强化手段融合,主动融入非诉讼纠纷化解综合体系运行,创新完善律师、公证等参与调解工作机制。强化力量融合,坚持政社互动、专群齐动,建立健全以基层组织、社会组织为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生动局面。
推进会上,省妇联主席张彤、省司法厅厅长柳玉祥还共同为“江苏省婚姻家庭智慧治理示范中心”揭牌。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刘聪琳 王尧 编辑/方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