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早在100多年前,张謇就提出“父教育、母实业”的治国理念,作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除了留下造福乡梓的实业外,也为南通埋下了“崇文重教”的种子。如今,“南通教育现象”已在江苏、在长三角,乃至在全国的教育界名闻遐迩,那么,其背后有何奥秘?12月10日,南通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回顾了“十三五”期间,南通取得的成绩和亮点。
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解读南通教育“十三五”
“全国教育看江苏,江苏教育看南通”,这是一句在全国都流传甚广的段子。因此,南通又被称为“教育之乡”,每年高考,南通学子取得的优异成绩是当地人引以为豪的金字招牌。虽然高考并不是衡量学生优秀的唯一标准,但却是衡量一座城市教育能力和质量的一把刻尺。
记者了解到,2020年,南通高考本一上线率达到61.3%,领跑全省。其实,这一数据并不令人惊讶,在过去的25年时间里,南通的高考均分、高分段人数和录取率都领先全省。值得一提的是,不仅高考成绩一直位居全省前列,南通市的基本公共教育体系水平指数、发展指数、满意度均列全省第一。其实,数据的背后,是一代又一代南通人将“崇文重教”融入了城市精神中。可以说,在南通,培养孩子可以“不惜一切代价”。
在新闻发布会前,南通教育部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巡访团代表参观了刚刚建成使用的南通市天生港学校幼儿园、江苏省南通田家炳中学(高中部)、南通市紫琅湖实验学校。据介绍,田家炳中学高中部建设项目,是南通市委、市政府2020年1号民生工程。与此同时,南通已连续八年把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据统计,“十三五”期间,南通共新增幼儿园、小学、初中共计139所,目前,南通市共有幼儿园567所,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92.34%。另外,南通的公办普通高中三星级以上占比达到100%,其中四星级普通高中30所,占比70%。南通中学、海安中学、海门中学等3所学校被确定为江苏省高品质示范高中首批建设立项学校。
刚刚投入使用的南通市紫琅湖实验学校
除了不断夯实教育基础,南通的创新发展理念也是引领教育改革的动力源泉。
去年,南通“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建设经验被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推介,今年则获评“全国优秀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夏令营选拔赛上,南通市11人入选最佳阵容,入选人数列全省地级市首位。今年,南通还入选了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全省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区域推进现场会暨“立学课堂”专题研讨活动也在南通召开。
据统计,在“十三五”期间,南通市共承担了8项国家级、省级教育改革试点,南通教育进一步完善教育管理体制,为全省全国教育改革贡献了“南通智慧”。
持续创新也倒逼出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其实,南通历来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建设,先后出现了一批如李吉林、李庾南这样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在前人教育精神的指引下,更是出现了南通“老五朵金花”带出“新五朵金花”的佳话。
在南通,每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教育理念
今年,南通共有1人获评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获评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总数升至7人),6所学校获评首批“四有”好教师省级重点培育团队。另有2人获评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获评省名师工作室主持人,5人获评首批省“苏教名家”培养对象,6人入选省教育家型校长创新培育计划培养对象,28人次获省基础教育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获一等奖,成绩全省领先。中国质量奖是中国质量领域的最高荣誉,作为全省教育领域唯一单位,江苏省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以美激智、以爱导行’情境教育质量管理模式”获此殊荣。
去年9月,南通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教育大会,南通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1115”培养工程启动实施(未来10年接续培养10000名骨干教师、1000名卓越教师、100名教育家型教师和50名领航校长),今年教师节,首次推选的20名南通市“领航校长”闪亮登场。
“墙内开花墙外香”,这是南通教育精神的又一写照。多年来,南通援疆、援藏、援青、援滇、援陕,或接续驻点、或组团驰援,或短期送教、或结对跟岗,4800余人次前赴后继、持续接力、倾力奉献,教育协作和对口支援取得显著成效。今年,海安市宁蒗支教教师群体还被授予江苏“时代楷模”称号。
教育事业,是一项值得终身为之奋斗的事业,对于“十四五”和今后更长时期南通教育工作的总目标,在新闻发布会上,南通市教育局局长郭毅浩用全面打造现代化“教育高地”和新时代“教育之乡”来概括,他解释说,现代化“教育高地”就是在推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南通要走在前,当先锋,为全省、全国探索经验、提供样板,而新时代“教育之乡”则要求弘扬崇文尚教的优良传统,着眼新时代发展需求,打造更具南通特色、人民满意的教育之乡。
(来源:江苏广电南通中心站/陈志斌 龚丹 编辑/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