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社团活动,弹性离校人数变少 别着急,最快下学期恢复

2020年12月10日 20:44:16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孩子放学太早,家里没人接。去年,南京市118所小学率先尝试"弹性离校2.0"升级版的课后服务,引入科技、体育、艺术等方面资源,一经推出,不少学校参加课后服务的人数都增加了不少。今年受疫情影响,这项计划全面铺开的服务开展如何?记者今天(12月10日)走访了南京一些学校。

  下午3点半放学后,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200多名学生留校参加课后服务,根据大中小年级,孩子们组成多个临时班级。在此期间由退休返聘老师照料写写作业,看看书。

  “以前弹性离校有那种棋类活动,还可以到户外跳绳或者玩一些游戏。”四年级学生徐子夏说,“这学期有点单调,希望学校尽快恢复弹性离校的社团活动。”

  校方介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这学期暂停社团活动,只开展孩子自主作业和老师答疑两项服务。取消社团活动,直接导致参加人数减半。

  “这学期是200多名孩子参加弹性离校,去年同期是500多名孩子,差不多少了一半。”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学副校长朱勇说,“我们的社团都是从校外请的一些教练、民间艺人,但是疫情防控要求,校外人员不能随便进入校园,学校也是没办法,只能把它停掉。”

  这学期南京市瑞金北村小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附属小学)有320多名孩子参加课后服务,人数同样比往年略有减少。服务方面也是以看管孩子自主作业为主。学生写完作业后,老师根据自身特长,组织学生开展画画、打乒乓球等少量的兴趣小组活动。

  “每天最期待就是写完作业可以出去打乒乓球,老师也会教我们一些技巧,可以增强体育这方面。”六年级学生周子杰说。

  “以前回家写作业就是三心二意,现在在这写完作业老师可以奖励出去玩,就是能一心一意把作业写好。” 六年级学生步燃告诉记者。

  5点左右,陆续有家长来接孩子,两所学校都采用老师将离校学生带到校门口交给家长的方式,家长一律不进入校园。

  “现在接回家以后作业已经大部分能完成了,最起码效率提高 ,时间缩短了,我们也不需要吃完饭后,利用一两个小时再盯他作业了,这样给我们家长也减轻了一些负担。”学生家长说。

  “通常我们弹性离校规定的时间是6点钟接孩子,但是家长的确有困难的话,我们会把时间往后延到点钟左右,虽然其他同学都走了,我们老师还是会尽心尽力照看这位孩子。”副校长衡雷介绍。

  去年,江苏省出台《关于做好中小学生课后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体育科技教育课后服务针对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施,南京市5个区率先尝试。但受疫情影响,这学期南京部分学校在课后服务期间,只提供自主作业和教师答疑两项服务,没有相应社团活动。一些开展社团活动的学校,也多以画画等简单项目为主,选择性较少。导致一些家长宁愿放学后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

  “这学期孩子学校没有课后社团服务,小孩放在一起写作业感觉没什么效果,所以没参加。”学生家长说,“并不是所有家长把孩子留在学校都为了写作业,还是应该开一些兴趣班、体育锻炼。”

  “放学一般就接出去上课。”另一名家长表示,“学校要是有的话,我们也不愿意去外面,最好就是在学校。”

  取消社团活动降低了学生参加课后服务积极性,学校方面也在酝酿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给孩子提供丰富多彩的课后服务。

  “社团这块也确实是家长和孩子们的迫切需要,他们非常感兴趣,所以我们计划从下学期开始,能够有计划、有步骤地把这块恢复起来。”朱勇说。

  去年,"弹性离校2.0"升级版的课后服务试点后,科技、体育、艺术等社团活动吸引了不少放学后参加校外培训班的孩子回归校园。这学期,因没有社团活动或活动单一,放学后一些家长又把孩子送到校外培训机构。学校在做好防控疫情的同时,应该逐步恢复相关服务,满足家长和孩子的需求。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投入,吸引更多专业人士和志愿者参与其中,提供丰富的科技文化体育活动,把这项民生工程做实做到位。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王建华 史哲铭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