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近日,扬州维扬实验小学通过中国宇航学会评审,成为扬州市首所“全国航天特色学校”。走进维扬实小校园,围绕着中心广场摆放的一排排“走廊农场”,乍一看以为是花圃,走近一看才发现里面种着茄子、辣椒、青菜等作物。“学校没有大片空地,于是我们因地制宜,把走廊花圃改造成‘农田’,播种太空种子。”维扬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范永乐告诉记者,每个班级都承包了一块“责任田”,孩子们每天细致地观测、记录、分析种子的生长情况,收获硕果累累的喜悦。
“不仅是走廊农场,整个操场甚至整所校园都是我们科学探索的实验室。”维扬实验小学专职科学老师蒋波表示,除了走廊农场,科学课他还号召学生为小鸟搭建挡风遮雨的家,很快操场的松树下出现了形状各异的鸟窝,有藤条缠绕型的“原生态”鸟窝,还有注入温水模拟小鸟体温的“恒温恒氧”鸟窝,还有木块搭建的“别墅”鸟窝等等。“从简单理论入手,结合科学灌溉、田间育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对科技的了解不再是浅层次,而是融会贯通。”蒋波如是说。
一张张奖状、一块块奖牌、一件件小发明,铺陈着维扬实小从小发明到大特色的创造性教育。在校长缪永留眼里,一次次探索中,学生们不仅收获了快乐,更收获了自信,学会了交流与合作,培养和拓展了创造性思维。
摘得“全国航天特色校”的金字招牌,在缪永留看来,这是一次重新出发。作为一种素质培养方式,在学科融合的道路上,他提出“新科技教育”的特色,寻找契合“新科技教育”精神的“维扬实小实践方案”。“我们从学生的生活习惯和兴趣爱好入手,通过科学的手段设计成课程,打破学科教学壁垒,融合多学科学习方法。”缪永留告诉记者,学校在课程建设上突出科技的核心和统领作用,重构学校课程,在基础型课程中自然渗透,在拓展型课程中体现特色,在探究型课程中凸显优势,探索出了一条运用学科融合手段实现科技与素质教育结合、科技与各学科领域融合的路径,让科技教育成为满足学生未来生活需要的教育方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明玉花 通讯员/田文荟 王久平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