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垃圾分类了吗?
今年11月1日起,《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将垃圾分为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4类。
不管是哪一类垃圾,都包含了各种可燃物,一旦“条件成熟”,就容易起火。
垃圾分类中的消防安全隐患有哪些
1、产生化学反应
隐患点:灯管、电池、家用化学品(例如杀虫剂)、自喷漆等压力罐装生活用品都是火灾隐患。
2、垃圾存放室内
隐患点:垃圾分类之后,废旧纸板、纺织物等易燃物不便随手扔,在统一扔进垃圾桶前,很多人会先在家攒一攒,火灾隐患随之增加,堆放在楼道内还会堵塞消防疏散通道。
3、垃圾堆积时间过久
隐患点:垃圾堆积久放,不仅气味“感人”,更暗藏着火灾隐患。堆放过久的垃圾中,如杂草、树叶、锯末、刨花、废纸等,在含水量超过20%时,可能蓄热自燃。
1、室内堆垃圾引火灾
2020年1月29日,玄武区蒋王庙一住宅发生火灾,造成一名84岁老人死亡。火灾原因为烟头引燃可燃物所致,由于室内杂物堆积过多,老人未能第一时间疏散逃生。
2、垃圾场突发火灾
11月13日晚上9点左右,广西玉林文地镇一垃圾场突发火灾。据目击者称,垃圾场烟雾弥漫,火势冲天,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文地镇消防部门接警后迅速组织力量赶赴现场扑救,此次火灾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消防部门在现场发现,燃烧物为一些日常垃圾,杂物较多,大火迅速蔓延并且产生了大量的浓烟,不远处就是煤气站,如果不及时扑救,后果不堪设想。
3、楼道堆垃圾引火灾
江宁区水月秦淮小区曾发生过一起火灾,在某栋居民楼的一楼内,堆放的垃圾突然开始燃烧,后浓烟弥漫整个楼道。
消防队员赶到后,先后将一名4岁的小女孩和她母亲救下,还有一位14天大的婴儿,因吸入过多浓烟被送到医院抢救。
如何防范垃圾分类中的火灾隐患
重点防范措施一:
在投放压力罐式垃圾时,要轻拿轻放,使用原包装盖盖好压力喷嘴或使用胶带缠绕封堵按压以及喷嘴处,避免因误喷造成危险。
重点防范措施二:
在投放可充电式蓄电池垃圾时,轻拿轻放,使用绝缘胶带缠绕封堵电极,充电口等部位,避免因外壳破损,电极接触金属、水等物质发生火灾。
重点防范措施三:
垃圾不宜堆放时间过久,特别是不要将垃圾堆放在家中或楼道内。
重点防范措施四:
杜绝乱丢烟头等不良行为,很多烟民在吸完烟后将未熄灭烟头扔到垃圾堆里。烟蒂的中心温度很高,易引燃周围的可燃物。
做好垃圾分类,让垃圾去该去的地方,防范垃圾分类中的火灾隐患,实现环保、防火两不误!
来源:南京消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