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江苏省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工艺创新大赛决赛,今天(11月27日)在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经层层选拔进入决赛的10组参赛团队,带来的作品涉及公路水运工程施工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均已在江苏省内落地,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东南大学等4家单位带来的玄武岩纤维网格——聚合物砂浆综合加固施工工艺,用强度更高、重量更轻的玄武岩纤维材料,为桥墩、桥面板等桥梁主结构进行加固,具有环保、工期短、成本低、施工便捷等特点,目前已在沈海高速江苏段投入使用。
作品主创人员之一、东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汪昕介绍,“交通强国”特别强调可持续发展,不管是新建桥梁的结构材料,还是加固桥梁的增强材料,对有环保这方面的要求,这也是将来发展的趋势。
在建的常泰长江大桥,是国际上首个采用自动化、智能化取土下沉工艺进行沉井施工的工程。该工艺通过自主研发的数字化、智能化技术,解决了传统沉井下沉施工工人依赖性强、效率低、沉井姿态难以控制等难题,大幅度提升了能源利用率,实现了沉井“可视、可测、可控”式下沉。
作品主创人员之一、中交二航局常泰长江大桥CT-A1标项目总工程师吴启和介绍:“达到了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这样一个目的,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工程建设的品质。智能化是整个桥梁包括建设行业以后发展的一个趋势。”
经过激烈角逐,"基于自动化、智能化的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桥面板预制施工工法"获大赛一等奖。
本次决赛,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组织路桥、港航、土木及相关专业的师生,现场观摩学习。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毅说:“本次大赛,是最新的施工工艺和工法在江苏交通工程当中的实践,对学生开拓眼界、提升学习兴趣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我们高职院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提升、教学能力的提升、技术技能的积累,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姜坚 吴红鲸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