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质量改善幅度全省领先,这个国控点是怎么做到的?

2020年11月27日 18:24:3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记者今天(11月27日)从省生态环境厅获悉,最新一期的《江苏省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简报》通报显示,自全省开展“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南京市草场门大气国控站点改善幅度全省第一,PM2.5浓度1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2.5%。

  位于南京市主城区的草场门国控站点地处城市交通要道附近,周边有7个长期在建工地、3家重点VOC管控源、36家大型餐饮企业、23家企事业单位食堂。“长期以来,国控站点空气环境质量不理想,虽然也做了不少工作,但改善成效不明显。从去年开始着手开展全域污染防治工作。”据南京市鼓楼区华侨路街道工委书记梁卫国介绍,如今7个在建工地全部实现智慧化工地要求,并配套建设智慧监管平台,通过视频监控、扬尘、噪声在线监测、车辆抓拍等方式,规范渣土车运输管理,将控尘措施落到实处。此外,街道每天都会对辖区内7个长期在建工地进行巡查,对夜间渣土实行严格管控。

  在VOC管控方面,街道要求国控点周边的金陵驾校,把训练的汽油车改为电动车;对清凉山中石化加油站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印刷厂等重点污染点源,指导安装净化装置;对36家大型餐饮企业和23家企事业单位食堂,全部安装油烟在线监控系统,定期开展油烟净化装置运行情况检查。

  同时,全街道被划分为18个大气环境管控网格,由书记担任草场门国控站点负责人,其他每名领导各负责1个网格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每名干部手机安装大气环境质量在线监测软件,每天对情况汇总分析,每周进行一次调度,根据区指挥部要求和在线监测实时数据,推动污染点源责任落细落实。据南京市鼓楼区生态环境局局长巢璐介绍,从“点位长”到“网格长”,对辖区内污染源情况和相关数据的变化都了然于心。

  自“百日攻坚”行动以来,南京市鼓楼区设立了四级“点位长”责任体系,区委书记、区长任国控点“点位长”,区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政府副区长任执行“点位长”,属地街道书记、主任共同担任热点网格微站及工地颗粒物监测点“点位长”。

  在国控站点提升方案基础上,13个街道同步制定小标站大气攻坚提升方案,对辖区内所有涉气点源、治理设施状况进行再排查,对管控措施进行再细化,对监管人员进行再培训,对工地、餐饮、汽修、道路等重点点位监测监管进行再强化。

  鼓楼区攻坚办对污染天气提前进行预警,提前安排应对措施,跟踪督查应对措施落实情况。针对秋冬季节颗粒物污染,专门研究制定雾炮抑尘作业方案,强化日常作业,突出应急调度,以各网格监测点位数据改善为目标,优化作业线路,精准施策,压降污染峰值。

  同时,南京市鼓楼区领导针对每日街道排名,紧盯目标任务、问题清单、责任部门,梳理薄弱问题清单、跟进整改情况。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陈超 通讯员/苏小环 编辑/汪泽)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