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超算无锡中心——无锡创新发展的标志性名片。全球首台峰值运算能力超过每秒10亿亿次、拥有千万核的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就曾在这里诞生。
11月26日,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又有新动作。在当天举行的2020智算未来用户大会暨《工业互联网数字化云创新发展白皮书》发布会上,国家超算无锡中心联合远算科技打造的工业数字化云应用平台正式上线运行。
超算赋能,为数字化研发开出“良方”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数字化研发是关键。
但是,当前企业数字化研发普遍面临三大挑战。一是HPC(高性能计算)私有化部署门槛高,二是工业软件昂贵且使用复杂,三是数字化研发人才流动性差。
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工业数字化云应用平台面向先进制造领域提供“一站式”超算云服务,客户无需自主进行编程开发,只需提供数据就能在云端看到工业仿真计算结果,为数字化研发突破囹圄开出了一剂“良方”。
产品负责人介绍,该平台采用按需投入的付费模式,可以大大降低企业启动成本和运维投入,让企业从传统的资产购置模式转向云服务模式;弹性的资源供应可以最大限度避免排队现象的发生,提升研发效率,通过提供简单、丰富、弹性、协同的工业数字化研发云平台为客户创造价值。
“云是普及高性能计算的最佳途径,实现普惠的工业数字化需要提供更简单、更经济的解决方案,智算未来将会是超算服务于工业数字化的一个开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高性能计算专家陈国良高度评价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工业数字化云应用平台。
中国计算机学会理事、高性能计算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张云泉认为,超级计算与互联网的融合已成为当今趋势,伴随着超级计算覆盖领域的纵深以及市场对超级计算的需求,决定了数字化研发的发展态势。基于此,张云泉对此次国家超算与远算科技的跨界融合抱以厚望。
超算既顶天又立地,开拓更多应用价值
长久以来,应用被认为是我国超算发展的主要短板,但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雄浑的算力正在发挥着巨大应用价值。
据悉,自2015年12月投入运行以来,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已累计完成1200多万个应用课题的解算任务,涉及航空航天、海洋环境、生物信息、石油勘探等20多个领域。
“除了服务重大科学研究,我们还要支持产业发展,做到既顶天又立地。”国家超算无锡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教授杨广文说,江苏是制造业大省,对超算的需求很强烈,但缺乏平台支撑。跨界打造工业数字化云应用平台,是一种尝试,让高大上的超算技术接地气,支持汽车设计、新药研发等行业应用。
无锡飞谱电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拥有一套专门用来做电磁场仿真的自主软件。过去,囿于条件,这款软件只能做一些规模不大的仿真测试。当软件借力超算,立刻有了质的变化——以往无法进行的仿真测试,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的“高速公路”上跑得极其顺畅,一个个项目难题也随之解开。如今飞谱在通信系统、国防航空等领域都有了自己的核心客户。
杨广文介绍,今后,国家超算无锡中心将继续发挥优势,开拓更多的应用场景,为江苏乃至全国的中小制造业企业,提供随时随地、在线、按需、高性能的服务,提升研发水平,助力产业发展。
(来源:江苏广电无锡中心站/刘康亮 路明杰 编辑/张泉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