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出棚进楼”,江苏400万群众实现“安居梦”

2020年11月27日 14:15:3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十三五”以来,江苏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棚改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今天(11月27日)上午,江苏省政府召开“十三五”时期江苏棚户区改造情况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江苏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发布了一组数据:“十三五”期间,全省累计实施棚户区改造130.33万套,完成投资5460亿元,近400万群众出棚进楼。

  无锡市湖滨路居民田兰英,一家三口挤在35.6平方米的小屋里一熬就是35年,2020年春节前补差20万元,住上蠡溪苑86平方米宽敞明亮的安置房,心情十分激动,表示“政府为我们办了件大好事”。像田兰英这样居住在棚户区里的居民,大多数是低收入困难群体。棚户区有些是危房,存在质量安全隐患;有些使用功能不齐全,水电气等基础设施不配套;有些排水不畅,一下大雨水就会倒灌进家里。棚户区改造使我省千千万万户困难家庭告别了低矮破陋的居所,彻底解决了棚户区居民吃水难、用气难、如厕难、行路难等困扰多年的生活难题,住上宽敞明亮的成套新房,住房条件和居住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使他们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与全省人民同步迈进了全面小康社会。

  棚户区改造,改变了城市脏乱差的面貌,以及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棚改腾空土地规划建设了一大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商业、公园绿地等公共服务设施和道路、供水、供电、城市管网等城市基础设施,补齐了城市短板,完善了城市功能,提升了城市品位,使城市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公共配套设施更加完善,人民群众生活更加便捷。比如在徐州市,近几年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用棚改拆迁腾出的土地空间,规划建设道路、医疗机构、中小学和幼儿园、艺术场馆、公园绿地等项目,打造云龙湖、泉山森林公园、龟山公园、楚园、古黄河、徐运新河等风景旅游区,真正让城市与自然相互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由过去的“一城煤灰半城土”变成了现在的“一城青山半城湖”,正如2019年中宣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拍摄的电视专题片《安居中国》所描述的“改变了城市气质和内涵”。徐州市棚改工作为该市获得联合国人居环境奖、全国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江苏省每年棚户区改造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十三五’累计完成投资5460亿元,直接带动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的增长和建筑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是带动消费,棚改居民住进新房后,需要装修、购买家具和家电,每年拉动间接投资又达数百亿元。”江苏省住建厅党组书记顾小平介绍,通过对城市集中成片的棚户区进行改造,盘活了土地资源存量,使主城区少有的土地资源得以再生和使用,同时城市政府也获得了较大的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城市建设。据统计,我省棚户区改造项目总收益大于总投资,不仅能够实现项目投入产出平衡,还有较好的经济收益,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局面,发挥了助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民生不断改善的双重效应。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尹浼又 王鹏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