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波澜壮阔的伟大抗疫斗争中,江苏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坚持“可知可控精准防控”,采取一系列精准有效的科学防控措施,让防控速度跑赢病毒传播速度,构筑起守护人民生命安全的铜墙铁壁。
作为外防输入的第一道关口,南京禄口机场每周都有多架次的国际航班起降。在这里,境外旅客从入境到医学隔离全程无缝连接,闭环管理。疫情发生以来,这里已经安全验放出入境航班三千多架次,出入境旅客27万多人次。工作效率从最初的7、8个小时才能验放一架航班,缩短到两个小时以内。
入境旅客张女士说:“之前害怕很多关要过,但是下来以后感觉都有人指导你的,也挺简单的。而且检验严格一点,对大家都好。回家我们是最放心的了。”
旅客的安全感来自于江苏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持续落实落细可知可控、精准防控的措施。从在全国率先停发武汉方向客车,到一律取消关停存在交叉感染风险的公众聚集性活动、非必需公共场所。从率先建立大数据研判专班,分析往来人员数据,到在全省范围内推行苏康码,精准有序推动复工复产、毫不放松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省委省政府见势早、行动快,用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控举措,以最严格监测、最果断措施,守护人民健康。
在与病毒较量的过程中,江苏创新形成“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的疫情防控模式,铸就“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坚实防线。
江苏省公安厅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陈坚说:“每天我们进行会商,按照风险等级排出红黄蓝三种颜色,推送给全省30万网格员。由他们在基层进行摸排、访问、服务,把有关的工作情况反馈到省一级,进行宏观的统筹和把握,这样就形成了工作闭环。”
正是这样科学系统的精密应对,江苏仅用1个月时间就实现本地确诊病例“零新增”,再用近1个月时间实现本地确诊病例“清零”,第3个月基本实现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正常化。交出了一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分答卷”。
江苏省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张卫说:“主要得益于构筑起尽早发现疫情的防线,抓严抓实抓细疫情防控的管理工作。总体上讲,与全省积极推动城市治理数字化,以及我们日益完善的基层社区治理格局密不可分。为全省经济稳步回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黄娴 杨尔希 杨帆 郝朦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