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5至10年可上老百姓餐桌!南农大举办全省研究生“食品营养与健康”学术论坛

2020年11月24日 19:25:2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1月24日至25日,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食品营养与健康"学术创新论坛在南京农业大学举办。全国14所高校食品学院近200名研究生带来了他们的学术创新成果,还与专家学者一起,探讨"食品营养与健康"的未来。

  2019年11月,南京农业大学周光宏教授带领的科研团队,成功生产研发出我国第一块"肌肉干细胞培养肉"。这项技术是通过获取动物的肌肉组织,在富含特定成分的营养液中,大量培养成肌肉前体细胞,最后在可食用的三维支架材料中将肌肉前体细胞分化成熟为肌肉组织,填补了我国该项领域研究的空白。

  (丁世杰试吃“细胞培养肉”)

  丁世杰是周光宏教授的博士研究生,是我国第一块"人造肉"的核心研发人员,“细胞培养肉因为涉及的产业链非常长,所以在产业链的各个阶段,某些企业都有他独特的创新点,以我们团队来说,我们在干细胞的分离纯化和干细胞的扩大培养方面,在国际上是有一定的优势的,我们也在积极加大投入研发,希望在五到十年内,把细胞培养肉整个大产业做好,然后走向百姓的餐桌。”

  (工业微生物大肠杆菌催化制成的“中链脂肪酸”)

  南京农业大学还有不少变废为宝的科技创新项目,如利用生物柴油的附产物甘油,通过工业微生物大肠杆菌催化,获得中链脂肪酸。这是一种可食用油脂,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每年我国仅医药、化妆品行业就要从国外进口一万吨。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吴俊俊介绍,“中链脂肪酸的水溶性是非常好的,可以作为药物的包裹剂,会促进药物在人体肠道的吸收,用于化妆品也是同样道理,在化妆品里有很多物质,需要用油脂来溶解。”

  本次论坛分专家讲座、研究生学术报告和创新成果评选三个环节,江苏省农学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将组织专家学者,对参会的34件论文、27件墙报作品进行评审。“举办研究生'食品营养与健康'学术创新论坛,目的是为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然后拓宽他们的专业知识体系,增进校际间的交流。”南京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党委副书记邵士昌表示 ,食品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民健康幸福息息相关,研究生需要脚踏实地,潜心科研,主动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食品行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徐华峰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