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上午,2020年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年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扬州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扬州召开。国内的知名专家学者汇聚一堂,聚焦“脑心同治”的中西医结合防治进程,针对临床前沿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交流。
心脑疾病多发,心脏神经、中西医结合共探发展
这个年会是首次在扬州召开。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心血管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省中医院副院长陈晓虎表示,希望通过这次会议,进行交流和培训,让脑心同治的理念走进千家万户,中西医结合抗击心脑血管疾病。
“实践表明,中医药在预防疾病和治疗慢性病方面具有辨证施治、标本兼顾等独特优势。在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发病率逐年提升的背景下,中医药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陈晓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医在心脑血管治疗方面会有新的发展和未来。
苏北人民医院脑卒中诊治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李晓波介绍,心和脑有很多的共同的发病机制,也有相对关联。比如房颤的病人,他是心脏病,但是房颤引起血栓脱落,就会引起中风就会脑血管病。所以从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说,不少心脑疾病有一致性。所以脑心同治专委会实际上就是把心血管专家和脑血管专家聚集在一起,探讨心和脑的预防治疗,是种多学科合作,能够共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近年来,我国疾病谱发生了明显变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上升较快。当代发明家、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赵步长教授介绍,2019年6月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8》显示,脑(心)疾病患者达2.9亿,其中脑卒中就有1300万,冠心病1100万,肺原性心脏病500万,脑(心)疾病占我国总死亡原因首位,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国人的生命健康和生存质量。
三年内我省将建脑心同治防治慢病临床基地
“慢病管理做好了,受惠的是老百姓。”赵步长介绍,三年内,所有地级市均要成立脑心同治防治慢病临床基地。中西医结合学会脑心同治专业委员会一直致力于大力开展“脑心同治科普走进千家万户”活动,持续到疗养院、干休所、乡镇社区做老百姓心脑血管等慢性病健康科普讲座,提高地区基层群众防治慢性病意识。
赵步长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江苏省也在此计划内,规划建成脑心同治防治慢病临床基地。基地成立后将与当地基层医疗机构整合,实现医疗资源结合、互动、下沉,惠及百姓。
谈及数十年来致力于医药学,赵步长表示,作为民族企业家,肩负社会责任感,科研成果能够老百姓治好病,能够得到国家的认可,有满满的收获感。
预防提醒
注意保暖、定期监测血压
最近气温降低,气候变化较快。苏北人民医院已接诊多名脑卒中患者。李晓波提醒,最近中老年人群,特别是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人群,要注意保暖和定期监测血压。因为天气变冷后,血管收缩,血压容易升高,脑出血等疾病发病明显增多。“所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一定要注意气候变化,随时增添点衣服,注意控制血压,稳定情绪。”李晓波表示,合理的用药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应当积极的按照医生的嘱托控制血压、血脂、血糖。如果合并有冠心病,应当积极的控制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和服用相关的药物,避免使这些病情发作,使疾病加重。
(来源:扬州发布 编辑/李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