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路上 无问西东】“善登高峰” 一树花开

2020年11月21日 13:32: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东西手拉手,共同奔小康。继续我们的特别策划《小康路上 无问西东》,一起解码脱贫攻坚中的江苏力量。今天,要带大家去一个村子,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的高峰村,那里曾是贵州2760个深度贫困村之一。资源匮乏、土地石漠化严重,有人说,高峰的地里种不出“花”,而现在,那里不断有各种树,还四季开花,这是为什么呢?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资源匮乏、土地石漠化严重,曾是国家级一类贫困村。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党支部副书记罗文武说:“想找一条很好的路子,最终技术跟不上,还是失败了。”

  2018年,江苏张家港善港村主动和高峰村结对。

  江苏张家港善港村驻贵州沿河高峰村工作队队长朱洪伟说:“我们善港村每一位队员和高峰村的干部群众,都是等待花开的人。”

  高峰村座落在群山之中,贫困发生率一度高达34.6%,村集体收入为“0”。2018年3月,善港村和高峰村结对后,一群年轻人来到了这里。

  可他们到这第一件事,竟然是扫地。

  江苏张家港善港村驻贵州沿河高峰村工作队队员祁男说:“村民养的牲畜比较多,地上会有很多粪便。”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村民罗贤国说:“他们是来扶贫的,怎么来搞卫生的。”

  罗文武说:“可能也是走走过场。”

  朱洪伟说:“从这方面入手,最能改变一个地方的精神面貌。”

  祁男说:“一天两天,他们觉得你有可能是在作秀。但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是半年、一年,我们都做下来了,已经影响到他们了。”

  扫地、放电影、给孩子辅导功课、和大家交心……把每家每户情况摸得清清楚楚。村民们这才慢慢相信,这群人确实是来做事情的。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村民说:“你们好好搞你们的产业就行了,卫生不用你们操心了。”

  脱贫攻坚,要搞产业,这点大家都知道,可关键是怎么搞?其实,高峰村人也一直在和贫穷作斗争。罗文武原来在外打工,2005年,被大伙儿推举为村主任。

  罗文武说:“种青蒿、种烤烟、种葡萄、种蜂糖李、放羊……做了这么多,其实都想找一条很好的路子。最终技术跟不上还是失败了。”

  而农业技术正是善港村擅长的。善港村拥有9个特色农业基地,农民人均年收入超过5.8万元,集体年收入超2500万元。工作队希望,把善港搞高效农业的经验带到高峰来。

  祁男说:“我们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高峰村的土样分别采集送到江苏检测。检测好以后,根据这边土壤的特性针对性地施了一些肥料,然后才进行了品种的试验。虽然说它的土地很贫瘠,但是我们下足了本钱,施了大量的有机肥,把它的土壤改良。”

  为了更有针对性,工作队邀请了全国时代楷模赵亚夫及其团队来出谋划策。经过一番“望闻问切”,专家们找准了高峰村的“穷根”——耕地资源少,农业效益低,必须因地制宜谋求发展。

  朱洪伟说:“我们把高峰村的农业产业发展就定位在小而精。这种与乡村旅游采摘相结合的发展模式,主要是靠周边老百姓、高端消费人群去消耗这些产品。品种多,可以达到四季有花、四季有景、四季有果。”

  2018年,苏州、张家港和善港共投入1000万元,在高峰村建起200亩有机农业产业园、280亩茶园,全部归高峰村集体所有。

  就这样,优质梨树、葡萄树、桔子树、无花果树,还有很多以前村民从没见过的经济作物,在高峰安家了。驻村队员还提前谋划,找好销路,以销定产。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村民黄廷英说:“他们没来以前,我们怎么会种这些,见都没见过,什么都要感谢他们的。”

  贵州省铜仁市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中界镇高峰村村民罗来光说:“生活比以前好一百倍了。”

  罗来光的妻子残疾,一家四口住的房子,曾经是村里最破旧的。2017年,靠着扶贫危房改建补助23000元,再东拼西凑,才勉强盖了新房,却没钱装修。如今,罗来光在村里茶园工作,每个月能挣到2000多元,妻子月收入也有600元。2019年,他们家脱了贫,还清了欠债,生活大有改观。

  2019年年底,高峰村整体脱贫,村民人均年收入达9000元。

  2020年1月3日,村民们等来了高峰村第一次分红。

  朱洪伟说:“贫困家庭的人口多的要拿到1000多元,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很有触动性的一笔资金。”

  钱包慢慢鼓起来了,可是高峰村老百姓却担心,如果驻村工作队走了,那大家伙儿该怎么办?

  朱洪伟说:“按照我们善港村党委的想法,帮助高峰村打造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这支工作队指的就是高峰村的村干部、致富带头人、老百姓,把他们培养起来,他们才能把这些项目和发展成果持续下去。”

  2014年,罗贤国因妻子生病被列入建档立卡贫困户。驻村工作队提供费用,让他到张家港接受培训。现在,他已经成为生态养殖场鹌鹑项目的致富带头人。

  罗贤国说:“后顾之忧一点都没有,我们就是在这里放心干就是了。”

  罗贤国和妻子都在村里的养殖场工作,一年下来,工资收入就有7万多元,年底还有分红。

  罗贤国说:“以前我们夫妻经常吵架,多数都是与经济方面有关系,现在差不多没有了。这两年我们基本上没有吵过架,还是条件比较好了。以后多教几个徒弟。你一家人好,一个人好,不叫好。大家好才能够富裕起来,那个时候过起来才安心。”

  葡萄致富带头人伍梅、美国金瓜致富带头人黄廷英、灵芝致富带头人黄军霞、柑橘致富带头人罗翠荣……目前,驻村工作队已为高峰村培养致富带头人12名。

  朱洪伟说:“我们预计高峰村这三个产业项目,今年产值要达到300万元以上,给高峰村和老百姓创造接近100万元的收益。”

  2018年3月至今,善港村共有14批210人次到高峰帮扶。在善港村帮扶下,如今的高峰村四季有花、有景还有果,接下来,高峰村还会有什么新故事呢?

  一树花开,未完待续……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周婷婷 谢豫 耿昊东 苏州中心站 报道)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