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实现高质量就业 职教承载小康梦 | 全面小康 教育担当

2020年11月20日 17:14:18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中职学校学生,不少来自农村家庭、低收入家庭,职业教育承载着百姓家庭的小康梦。让学生通过职业教育掌握一项技能,谋得一份好工作,以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路径,是百年工商名城无锡实现全面小康的精准发力点之一。

  选择职校 同样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宣峰很小的时候,母亲下岗,家庭生活拮据。初中毕业那年,尽管中考分数远超无锡市普通高中投档线,却毅然选择了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宣峰说:“我选择了先学习技能,然后再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年纪小的时候学一门技能,可能比年龄大了再学更容易入手。”

  机电专业是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传统强项。在校期间,宣峰通过海选进入实验班,又代表学校参加省级和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并多次获奖。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老师陈昌亚回忆:“宣峰比较刻苦。中午到食堂吃饭,他都会比别人晚一点去,这样就会比别人多练一会儿。”

  5年后,宣峰凭借在校期间的优异表现,顺利进入当地龙头企业——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 。在2016年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总决赛中,他勇夺冠军,荣获"江苏技能状元"称号,享受省劳动模范待遇。

  宣峰说:“我也改善了家庭的环境,在工资水平方面,我也算是超过了无锡市大部分的普通岗位。”

  在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不少学生和宣峰一样刻苦钻研技能,走上工作岗位后成为技术骨干。一汽解放发动机事业部加工车间工段长曹栗介绍:“机电高职的毕业生,综合素养普遍比较高,数控技能水平层次也比较好。”

  现如今,宣峰仍经常回到母校,义务给学弟学妹做技术指导,同时站在企业用工的角度,给学校的教学实训提出宝贵建议。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电专业学生丁家盛坦言:“宣峰学长是我们追赶的目标。我相信走上工作岗位以后,只要努力,我们也能像他一样优秀。”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还利用地处无锡市高新技术产业园这一优势,帮助学生完成从"好就业"到"就好业"的转变。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莫剑中介绍:“学生在实习期间,他一般可以拿到3000元左右。正式工作之后,一般起薪在4000元到5000元。工作努力一点的,拿到每月七八千的都有。”

  培养一个学生 进而改变整个家庭

  在无锡,通过职业教育改变一个学生,进而改变一个家庭,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梁欢来自泰兴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从小和奶奶相依为命。适逢无锡、泰兴两地开展"职业学校贫困生1+2联合培养计划",梁欢上高二时,进入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学习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汽车维修与检测专业1826班班主任徐坚介绍:“梁欢本身家庭情况比较特殊,从学校到我们老师,都非常关心他,他也能感觉到我们整个班级的温暖。所以各类活动、培训,他都乐于参加,在汽车专业知识上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尽管明年暑假才毕业,但梁欢已经得到了无锡东方汽车、富士康等多家单位抛来的橄榄枝。

  梁欢说:“实习期我可以拿到3000元每月,转正之后可以拿到4000多。多出来的钱,我可以寄到家里面。”

  梁欢所在的班级有6名来自苏北、苏中的贫困学子,目前,他们已全部找到实习单位。近年来,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这得益于学校不断深入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让学生"进校即就业"。 如无锡地铁订单班,为无锡地铁在运营管理、城轨驾驶、车辆检修、通信信号、铁道供电、铁道工程等6个专业方向进行订单培养。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轨道教研室主任刘晓静介绍:“进校时,这些学生也是经过层层选拔的。他们在二三年级的时候,我们会通过现代学徒制这样的一种项目,把他们送到地铁里面去历练。”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地铁订单班学生孙立宸坦言:“以我的现在的能力,应该可以进入无锡地铁工作,而且能做得很好。”

  学校还与多所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展开合作,开设3+4中本衔接项目、3+3中高职衔接项目,打通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无锡汽车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季玲莉介绍:“各个衔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都和对口的高校来共同开发和研制,进行一体化设计,分析各专业、各课程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对学生的转段要求、后续的持续学习进行科学、精心的安排。”

  以高质量就业实现精准脱贫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高职院校的领头羊,学院以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为抓手,决胜职业教育的高水平小康。在物联网技术学院,教师把课堂搬进微软、英特尔、西门子、华为、海尔、阿里巴巴、 腾讯、浪潮等知名企业,让学生在产业链上学技能、谋发展。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物联网技术学院院长蔡建军介绍:“大部分毕业生的去向,是物联网的一些集成企业,比如做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的,还有做智能家居的。然后通过三五年的培养,我们所有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做到项目经理。”

  学院拥有一座5000平米的"智能工厂"。

  在这里,教师率领学生,把企业难题作为课题进行技术攻关,每年签署科技服务项目100项左右。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生孙雨凡说:“我们在这边就相当于进入工厂实际操作了,而不是在课堂上学习理论。”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吴慧媛介绍:“通过项目训练的学生,他在就业市场上会很抢手,月薪都可以达到六七千。”

  到目前为止,无锡市中职学校共开设69个专业,高职院校共开设157个专业,年培养技术技能人才5万人,60%的毕业生在无锡高质量就业。

  与此同时,该市落实《职业教育东西协作行动 计划》,做好与云南大理、陕西延安、青海海东、新疆克州的职业教育结对帮扶工作。

  无锡市教育局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处副处长翁爱祥介绍:“从2017年到2020年,我们累计招收了1630余名大理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以及28名延安交流学生。大理班毕业生在无锡以及周边城市的就业率高达86.5%,应该说是实现了精准脱贫,形成了职业教育脱贫攻坚的‘无锡方案’。”

   (来源:融媒体新闻中心 姜坚 谢健)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