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9日),是第八个世界厕所日,据世卫组织统计,每个人一生中,平均有3年的时间是在厕所里度过的,女性花的时间要更长;目前世界上有40%的人口无法享用合理的公共卫生设施,使得传染病肆虐,每年因此要夺去200万人的生命……如厕这件事,是不是比你想的还要重要得多?这几年,江苏以公厕“提标”和“便民”为重点方向,组织实施公厕提标便民工程,着力解决城市公厕存在的难看、难闻、难用、难找等“四难”问题,老百姓“如厕幸福指数”不断上涨。
江苏省住建厅副厅长宋如亚11月18日在江苏省城市“厕所革命”论坛上公布一组数据:2018年以来,江苏省累计投入超过25亿元资金,共新建(改建)城市公厕7300座,配套建设第三卫生间2240间。截至目前,全省共有环卫公厕1.69万座,其中二类以上公厕超过1万座,占比达60%,近4600家单位内部厕所对外开放,构建了以环卫公厕为主、旅游景区等行业管理公厕为辅、社会开放公厕有效补充的服务体系,市民群众对城市公厕的满意度不断提升,有的公厕甚至成为城市的一张亮丽名片,得到社会高度认可。
什么样的公厕可以带给老百姓好的如厕体验?江苏华骏绿帆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程晨在论坛现场分享了他们采用的天然竹萃除味除菌液,通过公厕智慧云平台,可根据实时监测到的公厕空气质量控制竹萃液使用量,让公厕整洁、无异味。
常州市环境卫生管理中心总工、研究员级高工史东晓在20年前曾参与该市公厕的选址、建设。如何提升城市公厕品质,他建议,未来需在三方面展开探索。首先,进一步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公厕开放联盟。其次,应结合旧城改造,保留厕所点位,从而解决公厕落地难题,还应将公厕建设提前介入规划审批中,防止出现公厕拆除不建等问题。最后,在扩大公厕开放联盟的同时,应提供资金补偿,鼓励良知企业加强日常考核,明确权利义务,从而实现公厕开放、管理良性循环。
为让群众“方便”更方便,眼下,省内很多地方在推进“厕所革命”时,都力求人性化。泰州市环卫处主任戴京辉介绍,泰州在建设公厕时融入了很多功能,比如根据群众日常需要,免费提供wifi、饮水、擦鞋、充电、雨衣、雨伞、称重、应急药品等多项服务,合理设置歇脚桌椅,为一线环卫职工、市民群众提供临时歇脚点。根据各点位实际情况,统一放置1-2台垃圾分类积分兑换机,方便周边群众及时用垃圾分类积分兑换饮料、肥皂、牙膏等日常日用品,提升垃圾分类参与率。宿迁市宿城区城管局局长朱翔介绍,当地在14座街坊公舍内部全部配建了小型图书馆,与宿迁市图书馆线上系统实现联网互通,市民凭借读者证、市民卡或身份证即可刷卡入内借还书。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尹浼又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