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11月18日,由扬州市市委宣传部、市政府新闻办举办的“聚力强富美高 决胜全面小康”系列融媒体新闻发布会暨集中采访活动走进了广陵。广陵区委副书记、代区长朱勇从发展战略更加优化、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颜值不断刷新、乡村振兴加快推进、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改革创新全面深化六个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广陵在“聚力强富美高、决胜全面小康”等方面交出的答卷。
朱勇表示,“立足身处扬州‘一体两翼’发展格局的核心原点,近年来广陵确立了‘产业立区、项目强区、文化铸区、生态兴区’四大发展战略,牢牢把握长江运河交汇点区位优势,不断擦亮文化和生态这两张名片,‘人们心目中的扬州’在广陵正逐步变为现实模样。在发展布局上形成了‘开发园区、广陵新城、东南新城、明清古城、沿江乡镇’五大生产力板块,各个板块的区域功能定位进一步明确,产业空间布局更加优化。”
作为扬州的主城区,广陵承载着扬州七千年文明史,两千五百年建成史的深厚文脉。纵观广陵近几年的发展,城市颜值不断被刷新。朱勇介绍,“我们紧扣‘色彩、高度、基因、留白、产业’等核心要素,建设新城、复兴古城、改造旧城。”
近几年,广陵先后实施“双十”城建项目工程120个、总投资210亿元,重大项目不断落户。围绕古城复兴,成立广陵古城管委会,启动明清古城国家5A级景区创建,实施古城“一纵一横”美化亮化改造,贾氏庭院、二分明月楼、四岸公所等重点文保项目启动修复,推动古城不断焕发新活力、展现新形象,在文明文化、历史古城上切实展现“广陵分量”。围绕旧城更新,广陵挂牌成立东南新城,目前东南片区绿网、水网、路网架构基本成型,18个道路桥梁项目先后建成,七里河等河道两岸水清岸美,城中村、老旧小区加快整治改造,商业配套项目加紧布局。
仁丰里是扬州明清旧城内唯一的历史街区,有着最古老的城市空间肌理。这几年古城更新改造在这里被按下了加速键。今年69岁的张呈生对此有切身感受。他告诉记者,“我们祖祖辈辈5代人都生活在仁丰里的小巷子里,见证了这条古巷的兴衰更替。改造之前的仁丰里巷道拥挤,污水横流,不少老街坊都因此搬离。这两年,广陵区先后投入1700万对仁丰里进行大规模更新改造,原本盘织交错的空中线缆,现在全部深埋地下,立面改造,环境提升,老巷子彻头彻尾大变样,我的生活也迎来了新变化。”如今张呈生和老伴没事就在庭院养花喂鱼,过起了闲云野鹤般的生活。他的庭院还被社区评为了“最美庭院”,吸引了不少游客驻足,他也真正感受到了全面小康进程中最真实的幸福感。
有同样感受的还有今年81岁的仇庆芳,他在百年老字号紫罗兰美发厅工作了66年。三年前,紫罗兰美发厅和中国照相馆、亨得利钟表店一起被列入了老字号的试点改造提升。作为古城更新改造的重点工程,广陵区政府先后投入约200万对店堂环境和店面形象进行提档升级。仇庆芳告诉记者,“受市场环境的冲击,紫罗兰美发厅曾出现经营困境,店内装潢老旧,环境堪忧都限制了紫罗兰的发展,美发厅甚至一度缩减门面,将一楼店面转租,勉强靠老客支撑度日。经过改造之后,紫罗兰又重新焕发生机,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紫罗兰,感受老字号的文化与魅力。”
大变样的可不止城里,距离仁丰里7公里外的高桥村,位于广陵经济开发区,面积5.6平方公里,原有31个村民小组。因开发区的不断发展,目前已拆迁安置20个村民小组,拆迁783户,占总户数的70%。在转变农民的身份之后,这里的老百姓闲暇之余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娱活动。今年79岁的刘春山每天都会和村里的几名扬剧票友前往村里的扬剧社团,排练经典剧目,刘春山说:“我们以前都是农民,哪里能想到‘泥腿子’也能洗脚进城组队玩票。这样美好的生活,我万万没想到。”
除了能够享受安置房、城市社会保障等待遇外,当地政府还积极引导农民自主创业、重新就业。今年45 岁的陈建波去年刚刚拆迁安置进运河人家小区,在社区的帮助下,陈建波来到了家附近的宏昌天马公司上班。“以前我也是在外面打工,由于离家比较远,每天都是早出晚归,现在就在家门口上班,感觉方便多了。房子有了,工作也更方便了。”对于如今的生活,陈建波很是满意。
城市与乡村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背后,是广陵区始终坚持把经济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朱勇介绍,截至2019年,广陵区实现GDP 664.89亿元,十三五期间年均增长7.2%。工业开票销售490.8亿元,年均增长12.5%,较十二五末增长8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26.9亿元,总量位居扬州市第一。第三产业比重达62.4%,位列扬州市之首。广陵坚持“项目为王”战略,已累计实施5000万元以上列省投资库项目338个、市级重点项目182个、省级重点项目6个,恒大新能源、智慧新城、恒润高强度工业用板等百亿项目顺利落户。
遵循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广陵公共财政用于民生支出达70%,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4.87万元、3.15万元,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劳动力全部实现就业,达到人均 7000元脱贫标准,农村五保供养和城市三无供养实现全覆盖。去年以来,广陵还启动实施民生社会事业补短板三年行动,实施了5大类17个项目,涵盖了教育、医疗、养老、助残、文旅等五大领域,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不断增强。
(来源:江苏广电扬州中心站/王泽坤 余乐 编辑/汪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