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门球F4,亮了!

2020年11月19日 16:56:51 | 来源:看苏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3号,1门得分!”

  “9号,3门得分!”

  瞄准、挥杆、击球、过门、撞杆……

  伴随着小球相互撞击的声音

  桂花公园门球场边不时响起一片欢呼和掌声

  今天,姑苏区第八届“乐龄杯”健康夕阳运动会暨第十一届“沧浪杯”门球邀请赛在桂花公园门球场举行,本次比赛历时两天,共有来自姑苏区的30支老年门球队,260位退休老人参赛,一起激情挥杆、切磋球技!

  说起门球,很多人可能还不太了解

  其实门球素有小高尔夫之称

  作为高尔夫和撞球“混血儿”的门球运动

  占地少、花费省、安全性强

  规则简单、轻松有趣,更加平民化~

       门球比赛规则

  门球场上会设置三个门及一个细柱,要求通过击打,使球依次通过一门、二门、三门后,撞击终点柱,完成比赛。比赛时,两队各5个球,一方红球,一方白球,从1号到10号交替击红、白球。

  每球按顺序每通过一个球门获得1分,撞柱获得2分。以比赛结束时每队队员所得分值相加来判定胜负,总得分多者为胜

  门球是一项出“寿星”的运动,打门球运动量小、气氛平和、不需要快速激烈地奔跑和争球,还能锻炼头脑和手脚协调能力,非常适合老年群体参与。

  今年已经95岁高龄的严毅爷爷,虽然没有参加今年的比赛,但仍然饶有兴致地坐在一旁观战,时不时地嘴上还迸出“好球”等感慨。

  严爷爷亲切地告诉看苏州记者,他从1992年接触到门球这个运动,一打就是28年。一直到现在,他每个礼拜都会约上几个球友打上一会。练了快三十年门球,严爷爷对门球的喜爱可见一斑。

  “打门球基本功是很重要的,只有练好了基本功才能明白打球的基本规律。然后就是心态一定要好,要足够沉稳地去瞄准、挥杆。”严爷爷告诉看苏州记者,“我原来身体素质一般,但是长期地坚持打门球这项运动,现在身体素质提高了不少!”

  现场工作人员告诉看苏州记者,今天一共来了四位90岁以上高龄的门球老将!其中,90岁的金子明爷爷和郁荻野爷爷今年还参加了比赛。

  金爷爷和郁爷爷是相熟的朋友,两人都从2010年开始接触门球,一直到今年,已经打了10年的门球。

  两人都是门球赛的常客,已经连续参加“沧浪杯”门球邀请赛好多年。

  郁爷爷原先身体不好,老是咳嗽挂水,医药费一天就要花费很多。自从开始打门球后,以球会友,不仅锻炼了身体,还结识了很多有相同爱好的朋友!生活过得健康并且有滋有味~

  现场还有一位96岁高龄的陈守军爷爷,尽管不能上场挥洒汗水,但仍在场下聚精会神地观看着全场的比赛,相信爷爷还是对门球爱的深沉......

  这四位年过九旬依然满含热爱在赛场挥洒汗水的白发老人,可不就是今天赛场上的“门球F4”嘛!

  遮阳帽、运动服、身形矫健、眼神专注,老人们一招一式都尽显沉稳。

  “咻...”球杆一挥,一个两个,接二连三,球纷纷滚进了门洞。

  周阿姨已经打了4门球,现在只要不下雨就每天来球场和姐妹们练习。

  “一开始是我老公在打门球,后来我闲着没事就会跟过来看看,看着看着就爱上了!”周阿姨告诉记者,她原来是社区合唱团的,每天就是唱歌跳舞,自从爱上门球后,就鼓动合唱团的姐妹们一起来运动,现在原本的合唱团已经成了门球队!

  据了解,阿姨们每次来球场一待就是一整天,早上9点多带着家里打包的饭盒到球场,中饭就在这里解决了!这大概就是热爱的力量吧~

  除了这个姐妹队,现场还有两位素不相识的奶奶,都是头发花白,戴着墨镜,打扮精致,两人坐在场边候场,聊着聊着就发现两人不仅姓氏相同、年龄还一样

  当场就交了朋友认了姐妹,还约着以后要一块打球~

  事实上,“沧浪杯”门球邀请赛这一品牌赛事已经连续举办了十一届,形成了较好的口碑,在全市门球爱好者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参赛队伍从一开始的18支队伍150人,发展到现在30支队伍260人

  十一年来,累计参赛3000余人次。高龄参赛者也呈增长趋势,目前80岁以上的参赛者有75人90岁以上的参赛者有5人。

  此次比赛将历时两天,来自姑苏区的30支老年门球队参赛,约260位退休老人在赛场上比拼门球技术,参加人数为历年之最。参赛队伍中,还有2支残疾人队伍,平均年龄50多岁,坚强不屈的精神给比赛增添了亮色。

  姑苏区人社局和沧浪街道把门球运动作为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内容,每年精心组织门球邀请赛,为姑苏区的老年门球爱好者提供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切磋球技的平台,吸引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走出家门,积极参加健身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丰富晚年生活。

  (来源:看苏州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