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苏州举行大院大所合作发展大会。62位大学校长、14位院士、33位科研机构领导亲临大会现场。大会以“开放合作、智汇苏州”为主题,通过举办高峰论坛、校企对接、项目签约、大院大所板块行等系列活动,推动大院大所与苏州的深度合作。
大会期间,包括校地合作、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在内的共有112个项目在苏签约落地,投资总金额575亿元,充分汇聚了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不断提升苏州科技创新策源功能。
江苏省委常委、苏州市委书记许昆林表示,科技创新是赢得未来的关键,苏州要更大力度推动开放创新,更深层次开展院地合作、校地合作,进一步汇聚国内外优质创新资源,不断提升苏州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希望校地、院地双方各展所长、强强联合。
大会现场发布了“苏州·大院大所合作热力图”,以苏州科技产业发展信息空间布局为宗旨,以大院大所、重点产业、高新企业为点,以科技孵化、载体资源、金融服务为线,着力打造创新创业全产业链。通过全面、生动展示苏州科技产业发展环境和政策,为科技人才选择苏州、创业苏州,扎根苏州,提供便捷、直观的预期和资讯。同时发布了《苏州大院大所合作政策》,进一步为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建立制度保障。政策明确对于重大研发机构、顶尖人才等实行上不封顶的补贴奖励,同时每年2亿直投基金,专投大院大所合作创业项目。据了解,目前苏州已设立27个天使基金,融资规模133亿。
激励先进、树立典型,大会对“产学研合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通报表彰,鼓励全市上下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产学研融合发展,加快建立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会上,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向苏州颁发“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城市”,并发布了《中国·产学研合作苏州宣言》,宣言中倡议:积极建设一流的产学研合作载体和平台,构建稳定高效的产业技术创新链;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促进创新要素与生产要素的有机衔接;健全科技金融制度,发展科技服务平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为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提供坚实保障。
“这个宣言也是引导我们科技创新怎么落地,产学研怎么深度融合,我们要把我们苏州这么多年来积累的成功经验,特别是好的案例,能够引领全国,更进一步的为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特别是我们科技创新提质增效。”
南京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吕建说,苏州全面落实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江苏新一轮高质量发展提供表率。此次大会,体现苏州诚意合作态度,意义重大,令人振奋,南京大学将和苏州携手共同打造新时代、新阶段,科教兴市的新标杆。
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说,苏州作为一个创新型城市,充满了创新的活力,苏州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西安交通大学将助力苏州打造创新型城市的典范。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江苏考察时强调,要建立促进产学研有效衔接、跨区域通力合作的体制机制,加紧布局一批重大创新平台,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关键环节、关键领域、关键产品的保障能力。要推动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水平。
今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冲击,苏州积极“育先机,开新局”,经济社会发展呈现了较强的韧劲和活力,前三季度全市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81.4亿元、增长2.1%。苏州始终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深化“院所合作”作为汇聚创新要素的重要抓手,持续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科技创新综合实力连续11年位居全省首位,科创板上市企业数列全国第三。累计与238家知名高校院所共建平台载体130多家、产学研联合体1870个,为苏州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能。
过去五年,苏州累计与大院大所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14000多项,项目总经费超过300亿元。一个个创新发展极,厚植出一片“科创森林”,正持续提升苏州的“创新浓度”。下一步,苏州将推动一批原创性、引领性的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携手共建一批产学研联合体,加快锻造苏州高端科创资源的“新长板”;将以更优越的人才新政、更舒心的服务新政,全面打造更好的创新创业环境,为各路英才搭建完美舞台。
苏州将以更开放、更创新、更包容的姿态,携手高端“智囊团”、广泛“朋友圈”、得力“同盟军”,共育产学研合作之树,着力打造“创业者乐园、创新者天堂”,奋力走在高质量发展最前列,共同绘就现代姑苏繁华图。
(来源:江苏广电苏州中心站/耿昊东,郭彧,施志鹄 编辑/俞思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