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肖青:做好警务“一本账”治理“一户一档”

2020年11月18日 15:40:25 | 来源:常州晚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片警韩肖青学以致用

  治理“一户一档”,3339个家庭一户不“漏”

  他是国内最早一批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1988年被特招进入常州市公安局。32年来,他扎根基层派出所,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他就是韩肖青,54岁,现为市公安局天宁分局茶山派出所同济桥社区民警,从警以来先后荣立三等功一次,十多次受到上级嘉奖,获评“十佳社区标兵”。他所独创的“一户一档”治理方法,全面提升了所里的社区警务工作质量。

韩肖青入户走访

  花费一年时间

  他给社区每户家庭“建档”

  在韩肖青的电脑里,有一个名为“同济桥社区”的文件夹,打开文件夹,里面有3339张EXCEL表格。这就是同济桥社区现有3339户家庭的电子档案。其中,除了每户家庭的大致信息,还有特别注释,例如:同济花园某户,是两位空巢老人而且身体不好,需要定期关照;劳动中路某户,存在多年邻里纠纷, 需要经常提醒他们保持良好的邻里关系……

  “老韩绝对是学霸,这些表格都是他自己做的,你可别小看这些表格,功能齐全、面面俱到。每张表格里的家庭信息都是他一户一户走访采集的,有时为了采集一户信息要上门好几次,可以说每张表格都凝结了他的汗水。”茶山派出所社区副所长吴欢说。

  韩肖青为社区居民“建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2014年,韩肖青开始担任同济桥社区民警,他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摸清辖区的底数。这项工作没有捷径可言,从2014年年初到2015年,他花了整整一年,利用下班空闲时间,对社区5个小区所有家庭展开入户走访、登记信息。

  “那时候也是3000户出头,和现在的户数差不多。摸清了底数,就想着用表格记录下来,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我毕竟是计算机专业出身嘛。”韩肖青笑着说。

  做好社区警务“一本账”

  让矛盾不出社区

  8年来,韩肖青利用到社区入户走访、以及警务平台更新的机会,同步更新着同济桥社区的电子档案。

  “有多少房、住多少人”“人来登记、人走注销”……通过实时更新的电子档案,韩肖青治理社区可谓得心应手,因为同济桥社区警务的这“一本帐”,都在他的脑子里。从表格统计一栏可以看出,从2019年以来,他走访了1000多户家庭和商户,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400余份,整改大小隐患150多条,收集群众意见25条。

  扎实的社区警务工作,也让韩肖青善于发现矛盾、解决问题,并将一些隐患及时解决在社区内。2019年,同济花园小区开始加装电梯,造成很多一楼业主的反对,他们以影响采光、一楼房价下跌为由,多次阻止施工。韩肖青通过电子档案,找到了一个中间人,和几位当事人比较熟悉。“首先通过他,让事态不再升级,然后大家坐下来谈。”随后,韩肖青牵头,派出所和社区通过前前后后几十次谈判,才使得同济花园的电梯加装工程开始推进。到今年10月底,该小区已成功安装了三部住宅楼电梯。

  2018年,银河湾明苑的三幢高层住宅和别墅区,因为开发商破产导致业主无法办理不动产证,使得这部分业主无法落户,他们的孩子无法入学。韩肖青经过3个多月多方奔走,使得上级公安机关形成了一个会议纪要:凡是这三幢高层住宅和别墅区的业主,只要凭借购房合同、购房全额发票、入住证明,即可将户口迁入。这项举措解决了45户居民的小孩上学问题。

  加强各要素管控

  全面打造和谐社区

  除了社区民警,韩肖青还有一个固定职务加两个兼职:同济桥社区党支部副书记,社区网格长和兼职网格员。他积极将社区楼道长和治安积极分子,纳入社区志愿者团队,加强对辖区茶室、文印店、浴室、寄递等单位的日常走访和突击检查,做好治安要素防控工作;对辖区内的沿街店铺,大小单位进行排查走访,同时建立书面台账,完善管理机制,制定并落实监管措施。

  今年以来,韩肖青结合天宁分局“寻找房屋出租人”行动,入户走访时要求每一位出租房房东扫码加微信,与房东签订安全责任书,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强化房东的主体安全责任,提高流动人口的有效管控。其中,多位房东向派出所提供线索,协助抓获5名犯罪嫌疑人。

  “除了社区民警,他还是我们所的旅馆、寄递行业专管民警,内保民警,一专多能。很多新工作,都是他先学习,然后传授给所里的同事们。说他是茶山所的一宝,一点都不夸张。”茶山派出所所长施惠峰如是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