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水杉笔直伫立;一棵棵樱花树、榉树、朴树、红枫红绿相间、摇曳多姿、逸趣横生;在草坪上、树林间,红色透水混凝土小路蜿蜒穿行;静谧的池塘水面上,不时响起“扑棱棱”声,一只只白鹭欢快地展翅飞起;不远处江面上,一艘艘船舶来往经过……
这是扬州江都经济开发区三江营村湿地公园生态提升工程现场。“2月28日,我们进场施工,已完成6万多平方米水塘清淤,以及5万多方土壤换填和近万棵树木补植。”扬州三恒建筑工程公司项目部副经理李刚介绍,“目前,正在铺设最后一段路面,预计月底全部竣工。”
三江营村位于夹江与长江交汇处,因清代设兵营——三江营得名。这里是南水北调饮用水源取水口,每年约5个洪泽湖水量(约157亿立方米)从这里北上。去年起,江都经济开发区在这里启动湿地公园生态提升工程。
和沿江很多地方相似,三江营村沿江有三道防洪圩堤。圩堤之间植有防洪林带,行洪时缓冲水势。洪水退去后,湿润的滩地上,杂草、灌木恣意生长;南来北往飞鸟在林间栖息,形成一片原生态湿地。
自然形成的湿地也有不足。洪水和降雨让低洼处变成水塘,由于长期未清理,淤泥很深,加之水塘互不连通,变成一塘死水。
去年开始,江都经济开发区规划湿地公园生态提升工程,首期47公顷(约700亩),分为自然湿地保育区、人工湿地恢复区以及生态核心保护区,目前已列入《扬州城市公园体系规划》。
长江岸线,寸土寸金。依托天然航道,以前,有不少搅拌站、饭店在三江营村长江岸边安家。为了恢复原有湿地地貌,江都经济开发区拿出3500万元作为补偿,拆除两家搅拌站和一家水上餐厅,为湿地公园建设腾出空间。
据介绍:“与其他公园不同,我们这个湿地公园以原生态保护为主,不建设附属建筑及游乐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