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是这个世界上的早到天使,需要更多的关心和呵护。世界卫生组织将每年的今天(11月17日)定为世界早产儿日。11月15日,常州10多名“早到天使”在父母的陪同下,回到了他们出生的常州市儿童医院“向日葵”早产儿俱乐部,见到了熟悉的“亲人们”——救治他们的医护人员。
在“向日葵”早产儿俱乐部,医护人员为参与家庭精心准备了三堂简单实用的科普课程,分别从心肺复苏及急救技能、母乳喂养的优点以及如何正确洗手,提高了孩子和家长们的健康素养。
“早到天使”们又见到了“亲人”
作为“向日葵”早产儿俱乐部的一员,张女士的孩子由于早产,一出生就离开妈妈。“从治疗到衣食起居都由医护人员照料了近2个月才出院。每次回到新生儿科都有一种‘回家’的归属感,对医务人员的感激无法用言语表达。”而戴奶奶的孙子早产时只有巴掌大,她回忆起孙子在常州儿童医院从巴掌宝宝到健康出院的过程,鼓励正在治疗的早产儿父母,要相信医务人员:“支撑我们全家人的信念,都来自医生的一句话‘别担心,有我们,你要相信孩子!’”现场温馨有爱,曾经病房里的小宝宝们都健康长大,争相上台表演节目,让人根本无法将他们和“早产儿”联系在一起。
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主任李红新表示,提高社会对早产儿的认知与关注并搭建起医院和患儿家长之间良好的沟通平台,对于“早到天使”的存活与成长至关重要。李红新向记者介绍,常州市儿童医院新生儿科救治早产儿逐年增多,过去一年共计250余例。其中救治极低出生体重儿25例,超低出生体重儿小于一公斤的宝宝有8例,最小的仅孕26周,体重仅800g,在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系统化管理和临床诊治方面目前已经处于江苏全省领先水平。事实上,37周之前分娩的孩子,都被称为早产儿,这样的孩子极易出现各种并发症。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全球每年约有1500多万名早产儿出生,中国是早产儿数量最高的国家之一。随着二胎政策放开,高龄产妇的增加,早产儿的数字也在逐年增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发育尚不够健全,出生孕周越小,体重越轻,其预后就越差,可能会发生呼吸窘迫、肺部发育不全、神经系统异常、发育迟缓、先天性心脏病、新生儿败血症等重症疾病。因此,早产儿治疗及管理涉及很多方面,患儿需要过许多关口,并且每个关口都相辅相承,一个关口过不来,满盘皆输。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早产儿为了安全不得不离开家长。为了能让早产宝宝享受‘袋鼠式护理’,我们医护人员临时充当袋鼠爸爸和妈妈,让宝宝趴在护士胸前,两者皮肤互相接触,让护士的体温起到保温箱的作用,使这类新生儿存活率提高。”在生命面前,医疗人员义无反顾:“我们一直在努力守护早产宝宝的健康,希望越来越多的早产家庭能看到曙光。”
(来源:江苏广电常州中心站/谢博涵 通讯员/钱群华 编辑/徐金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