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有一座抗美援朝战士合葬墓,盼知情人帮这些战士找到家人

2020年11月17日 11:05:11 | 来源:我的泰州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在泰州市海陵区凤栖园,有一座合葬墓,70位抗美援朝战士长眠在这里,而他们的身世之谜,至今未解。

  部分抗美援朝战士长眠于此

  墓志铭显示,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军民并肩作战,取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数百名因战负伤和致病的官兵来到泰州接受治疗,其中少数同志久治不愈,与世长辞,他们曾被民政部门安葬于南门公墓。

  泰州市海陵区凤栖园主任宋才高说,1998年,因城市建设需要,泰州市民政局将他们的骨灰迁葬到这里。每个骨灰盒都标注了战士的姓名,按墓志铭所列姓名顺序依次安放在墓穴中。每年的清明等特定节日,不少市民都会自发地前来献花祭拜。

  老医务工作者见证志愿军战士在泰治疗历史

  记者走访了市档案馆、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市人民医院,未能找到这70位抗美援朝战士的相关档案资料,但记者了解到,他们生前曾在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接受过治疗,该院是市人民医院前身的一部分,当初一些老医务工作者曾经见证过志愿军战士在泰州治疗的这段历史。

  资料显示,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于1952年8月由泰州医院更名而来,隶属于江苏省康复医院管理局。1953年建3个所,500张病床,职工近400人,承担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的任务。1955年撤所建5个病区。1958年下放地方管辖,开放门诊,次年设肺科门诊。1970年与泰州市人民医院合并。

  记者走访了于树干、魏华玲、姚秀娟等多位曾在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工作过的医护人员,他们向记者提供了一些战士的线索。

  1951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第三野战军第十二陆军医院来泰州,接管泰州医院,于树干任医院秘书室书记,1952年医院工作人员集体转业,医院更名为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他仍在秘书室任书记。1957年,他在医院政治处任青年宣教助理员。

  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收治了不少患肺结核的伤病员,一些人病情严重,经常咯血。虽然于树干从事的是政工工作,但他每天都去病房看伤病员。

  上个世纪50年代,于树干的妻子魏华玲曾在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任文化教员,后任人事科副科长兼院直党支部书记。作为文化教员,魏华玲有时会应伤病员要求,帮他们写信,伤病员们也会跟她讲述战斗故事。

  魏华玲至今保存着不少当年在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的照片,其中部分照片上就有志愿军伤病员。有一张排演锡剧《双推磨》的照片,上面有两位身穿军装的伤病员;另一张照片是1954年魏华玲带队参加省11所康复医院的女篮比赛时的合影,照片上有3名穿军装的休养员(伤病员)。不过,由于时代久远,这些照片上的伤病员姓甚名谁,魏华玲也记不清了。

  今年92岁的姚秀娟曾任江苏省第八康复医院党支部副书记兼护士长。患肺结核的伤病员一旦咯血、去世,医院都要通知姚秀娟。面对肺结核病人大咯血,为防止血块堵塞气管导致窒息,她通常要爬到病床上,将病人倒过来,采取紧急处理,帮助其保持呼吸道畅通。

  来泰州治疗肺结核的抗美援朝老兵,大多患比较严重的空洞型肺结核。受医疗条件限制,不少人因此病故。战士去世后,姚秀娟为他们擦洗身子、换衣服,有的人不知家在哪里,就安葬在泰州。

  然而,当看到相关名单时,由于时间久远,他们对这些战士详细的情况都已经忘却。

  热心群众帮助英雄回家

  此前,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居民张红琢对照泰州墓园70位战士名单,通过大量搜索比对,初步排查出22位战士的部队、籍贯等相关资料。“全国同名同姓的人很多,加上名单没有注明籍贯所在地,可能不是完全准确,但至少可以作为一个参考。”

  2007年以来,张红琢一直和各省市新闻媒体、社会好心人一起,义务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寻找亲人。到目前为止,已为全国20多个省市1300多位烈士找到亲人。2018年12月,他曾光荣上榜河北好人榜。

  “很多抗美援朝战士的亲属认为自己去世的亲人埋在朝鲜,其实有不少人安葬在国内,只是他们的亲人还不知道。”张红琢表示,希望通过各方努力,让几十年苦苦寻找的亲人找到老兵的安葬地,让更多逝去的老兵回家,让战士的英灵得以告慰。

  如果你有70位老战士相关寻亲线索,请在下方留言,让我们一起帮助英雄回家。

  (来源:我的泰州)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