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净网2020”专项行动中,常州市公安局食药环侦支队和天宁公安分局通力协作、攻坚克难,成功侦破办理我常州首例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案件。经查,嫌疑人林某祥、林某萍、陈某非法获取和销售,从福建漳州山上挖出的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金毛狗蕨”,涉案300余株。
今年9月下旬,浙江一动植物保护志愿者向食药环侦支队民警提供线索:称一苗圃经营者在网络上公然出售国家珍贵保护植物“金毛狗蕨”。
经过相关查询,民警了解到俗称“金毛狗”的植物其实是一种学名叫“金毛狗蕨”的蕨类植物,系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经汇报支队领导后,民警迅速进行研判,发现了苗圃的具体位置,并立即会同天宁分局焦溪派出所对涉案嫌疑人实施抓捕。
经审查,女子陈某称,自己以小株58元、大株198元的价格,通过上海一团购群主出售了90多株“金毛狗蕨”,并称自己不清楚“金毛狗蕨”是保护植物。经过办案民警仔细审查,发现陈某不仅知道“金毛狗蕨”的药用价值,还知道这些植物系野外所挖。很快,民警彻底击破了陈某的心理防线,她交代了位于武进的两名上家:林某祥、林某萍。
起初,林某祥、林某萍两人应对民警的讯问态度消极,坚称出售的“金毛狗蕨”是收购的当地农民培育的人工植物,并非野外挖掘。至此,案件陷入僵局。
食药环侦支队和焦溪派出所民警经过大量学习,确定“金毛狗蕨”这类蕨类植物光是组培、硬化就至少需要2年时间,而且最快两年也就是小苗,变成成株还需要很长时间,目前市场上都是野外挖掘后分株。同时,“金毛狗蕨”是2019年才开始在市场上流行,不可能这么快就有人工培育的成株,并且蕨类植物培育技术相当困难,一般农民很难有条件培育。
通过这样专业性一针见血的讯问,林某祥、林某萍两人无法自圆其说,最终承认其出售的“金毛狗蕨”来自老家漳州的山上,是老乡专门从山上挖来装盆售卖的。“至此,两人非法出售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主观故意和案件性质已经很清楚,这个团伙一共销售了300多株金毛狗蕨。”办案民警介绍。
目前,陈某、林某祥、林某萍已被采取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来源:常州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