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弹词开篇《半条红军被》再叙鱼水情|经济日报

2020年11月15日 18:18:31 | 来源:经济日报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1934年11月,红军长征经过湖南省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当地村民徐解秀家中。临走时,她们把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给徐解秀留下。徐解秀激动地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这个“半条被子的故事”来自《经济日报》1984年11月14日的一版稿件《当年赠被情谊深 如今亲人在何方——徐解秀老婆婆请本报记者寻找三位红军女战士下落》。

  如今,这段扣人心弦的故事以苏州评弹的方式重新登上舞台——这便是由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和江苏省南通市文化馆共同创编的苏州弹词开篇《半条红军被》。据苏州市吴江区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石荣介绍,该作品是主创人员2017年赴浙江南浔红军长征追踪馆采风后创作完成的,之后又经历了多次打磨润色。

  “我们的创作历程也犹如红军长征,经历了艰难困苦。最终鼓舞我们坚持下去的还是作品承载的精神力量,我们希望把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同舟共济的鱼水之情和长征精神传递给更多观众。”石荣说。

  艺术手法推陈出新

  2019年5月,苏州弹词开篇《半条红军被》通过层层选拔,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参赛演出。群星奖是文化和旅游部为繁荣群众文艺创作、推出优秀群众文艺作品、促进群众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提升全民文化艺术素养、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而设立的国家文化艺术政府奖,是我国群众文化最高奖。

  一面鲜红的中国工农红军军旗在巨型屏幕上铺展开来,伴随着民歌《十送红军》的背景旋律响起,身着苏绣服装的9名伴唱演员分男女两翼排开坐定,4名男演员手持三弦,5名女演员怀抱琵琶,主唱的女演员身着一袭大红旗袍端坐中间。“一九三四年,一个初冬的黄昏,中央红军冲破层层封锁突围到沙洲村”,半条红军被的故事在琵琶三弦的伴奏声中娓娓道来。

  苏州评弹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发源苏州,广泛流行江、浙、沪吴语地区,是用苏州本地语言表演的一种曲艺形式,有长篇、中篇、短篇及开篇。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主任朱晓红介绍,《半条红军被》是苏州弹词开篇,作品在演唱形式上进行了很多探索,在传统评弹单旋律演唱的基础上,引入和声的演唱技巧。伴唱有男女声齐唱、对唱、多声部合唱,从而使整体音色更丰富,声音更丰满。演唱的技巧要求之高,是传统评弹中前所未有的。

  演员服装由南通艺术剧院舞美设计师秦汉清设计,服装上绣的梅花无惧严寒、顶风冒雪、不畏艰难的气质,与红军不畏千辛万苦、不怕牺牲、一心跟党走的长征精神相契合。

  创作团队精益求精

  2017年6月,时任中共苏州市吴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的刘伟联系到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建议把“半条被子的故事”通过评弹展现出来。之后,刘伟带领吴江区文化部门的相关人员,去红军长征追踪馆采风,观看红军长征展览,了解“半条被子的故事”细节。文稿初定后,由南通市文化馆副馆长张乐天、评弹作曲家潘祖强共同作曲。音乐制作完成后,由吴江区公共文化艺术中心评弹部演员进行排练。

  经济日报社原常务副总编辑、“第一位重走长征路的记者”“半条被子的故事”发现者罗开富一直和剧组保持联系,多次提出意见和建议。作品经过多次修改,每次改稿意味着要修改曲谱,甚至重做音乐,曲谱修改最多的一次积累了近百张手写稿。

  朱晓红说,《半条红军被》在创作中遇到了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宏观叙事的难题,“苏州评弹的特点是擅长表达人物的内心、细腻的情感与故事的细节,而《半条红军被》既要介绍长征的背景、时间的节点、发生的地点,还要刻画3位女红军与徐解秀的人物性格和内心情感。在有限的10分钟内承载恢弘的长征精神、党和人民永远在一起的重大意义,这是苏州评弹从未遇到过的难题”。

  剧组大胆创新,将《十送红军》的民歌旋律与苏州弹词的优美唱腔巧妙融合,首句旋律一出就把观众带到红军长征的路上、带进军民情深的意境、带上“跟着共产党”的红色之路,然后自然过渡到苏州弹词的开唱。旋律与结构相辅而行,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情感上层层向高潮推进,演唱层层走向高音高腔,最终在“什么是共产党”的诠释中完美收官。

  唱响鱼水情深赞歌

  《半条红军被》创作完成后到进入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这条路走下来并不轻松,朱晓红深有感触地说:“是长征精神鼓舞我们胜利完成了演出的‘长征’!”

  2017年12月21日,吴江区组织“喜迎2018”吴江“百姓戏台天天乐”惠民演出——南北曲艺名家会演,《半条红军被》成功上演。在本地能够获得认可,但如果在外地演出,群众能否听得懂?能不能接受得了苏州评弹的形式?剧组人员心里并没有底。直到2019年10月,在湖南汝城举办的“浙江南浔、江苏吴江、湖南汝城‘半条被子’三地情文化交流活动”中,《半条红军被》的演出赢得了长时间的掌声,许多汝城的干部和群众流下了眼泪。这次演出成功增加了剧组的底气,提高了演员的士气。

  2018年6月,《半条红军被》参加“歌唱新时代——南通市群众文艺优秀节目展演”,以南通市曲艺类作品第一名的成绩获准报送参加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海安初评(苏中赛区),之后以曲艺类第二名的成绩出线参加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终评比赛,最终荣获第十三届江苏省“五星工程奖”。2019年1月2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公示本作品获准报送第十八届群星奖复赛;2019年4月19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本作品入围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得知作品入围群星奖决赛后,剧组人员热泪盈眶,非常兴奋,因为这是吴江文艺作品在群星奖舞台上的“零突破”。

  朱晓红说:“我永远忘不了第十八届群星奖决赛演出时的情形。台上,全体演员全身心投入,真情演绎,声声入耳,扣人心弦,唱响了一曲军民鱼水情深的红军长征赞歌;台下,观众们深受感染,眼含热泪,现场多次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带着角逐群星奖的激情,剧组人员创作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劲头更足了。继《半条红军被》之后,他们又创作了100分钟的苏州评弹组曲《红色征途》,继续用苏州评弹演绎发生在红军长征路上的动人故事。目前,在苏州市吴江区宣传文化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剧组正在紧锣密鼓地排练中。“全体演职人员将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创作演出,走进部队、学校、社区、企业、剧院等文化活动场所,把更多的红色经典作品送到观众身边。”石荣说。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