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陆续有苏州太仓市民向我们节目反映,在使用自动售货机时注意到,机柜右上角新贴了一张“经营信息卡”,上面详细记载了食品经营许可证、经营商名称、监管代码和投诉电话等信息。为什么会有这么一张“经营信息卡”呢?
今天(11月14号)记者从苏州太仓人民检察院了解到,从今年10月起,太仓全市范围内的284台自动售货机均贴上了这样的“身份证”。而这一变化的起因都是因为一份“检察建议”。
今年5月,太仓市检察院检察官在履行公益诉讼监督职责中发现,部分自动售货机存在经营信息公示不到位的问题。随后,该院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摸排行动,发现各场所自动售货机均存在相同问题——没有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显著位置公示经营者的名称、联系方式、食品经营许可证等经营信息。太仓市检察院副检察长李兆民说,“自动售货机上不公示相关信息,不仅会让消费者无法判断商品质量,给生命健康埋下隐患,一旦发生纠纷,消费者也会因无法确定经营主体而难以维权”。
随后,太仓检察院向市场监管部门发出行政公益诉讼诉前检察建议,督促其履行法定职责,对自动售货机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和纠正;加大监管力度,规范自动售货机的服务行为,切实维护好食品安全这一社会公共利益。市场监管部门收到检察建议后,立即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辖区内的自动售货机经营行为进行执法检查,共排查出全市自动售货机经营单位11家,其中未报备单位7家、未备案设备121台、未公示经营信息设备284台,并向相关单位下达了当场处罚决定书和责令改正通知书。排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还发现一经营单位存在未办理营业执照和食品经营许可证,违法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行为,相关情况目前已被立案调查。
目前,太仓市检察院收到检察建议落实情况回复函,该市所有自动售货机均已通过苏州市自动售货设备经营食品在线报告系统提交了设备品牌、型号、编号、设置地点和现场照片,并在设备显眼处张贴了经营信息卡,实现了“持证上岗”、依法经营。
(来源:《零距离》记者/刘舒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