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海陵区城南街道莲花社区居民老黄办理退休人员网上认证,老黄不会用智能手机,社区全科社工袁婷帮他下载了泰州人社APP,指导他完成了认证。袁婷职责分工里并没有人社这一项,不过今年社区推行了“全科社工”,经过培训,袁婷成为值班全科社工,掌握了不少条口的服务技能。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泰州市正在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到2021年底,所有城市社区都将有“全科社工”。
明年底,泰州市城市社区都有“全科社工”
实现居民事务“一人受理、全科服务”
社区办事实行“首问负责”
“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是指一名社区工作者即可通办社区全部服务事项,让群众办事更便捷,也让更多社工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深入基层开展上门服务、策划活动等。今年上半年,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开展“全科社工”试点工作,培育熟练掌握各项业务的“复合型”社工人才队伍,为居民提供“基本服务+特色服务”,形成“一人受理、一岗通办”的前台服务新机制和“精准采集需求、快速响应诉求”的网格服务新机制。
市民政局基层政权和社区治理处负责人介绍,试点社区设置1-2个“全科社工”服务岗位,调整社区原有“一站式”柜台服务模式,开辟开放式受理前台,由“全科社工”实行“首问负责”,负责接待居民,受理办事项目,其他社区工作者协同完成辅助工作,通过半年的尝试,试点社区已建立“前台受理、后台办理、一门服务”的工作机制,实现居民事务“一人受理、全科服务”。
据悉,试点社区实施“全科社工”工作模式后,实现了社区工作者从专职向全能、居民办事从等人办到即来即办、社区工作作风从集中办公向便民服务的三个转变,有效破解社区行政色彩重、服务碎片化、办事效率低、走访时间少,社区工作者业务素质不够全面等问题,增强了社区服务居民的能力。
“全科社工”模式全市推行
10月13日,市委组织部、市民政局联合出台《意见》,决定在总结试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全面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意见》明确,以市(区)为单位,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的城市社区到2020年底达30%以上,到2021年6月底达70%以上,到2021年底达100%。
市委组织部组织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科社工”服务模式推行到位的标准是“四高”,即队伍专业度高、服务能效度高、工作精细度高、居民满意度高。在持有职业资格证书的社工中,择优培养能够全面掌握社区各项行政事务和职业技能的“全科社工”人选,经过岗位技能测试后上岗,建立“一窗式受理、一口清导办、全科式服务”工作机制,打造预约服务、事务受理、业务办理、评估改进的政务服务链条,让居民办事“只进一个门,只找一个人,只跑一次腿”。健全“大数据+网格化+铁脚板”工作机制,建立网格社工标准化走访流程,让社工多跑腿、居民少跑路。通过全科受理、错时值班、网格问需、个性服务等办法,不断提高社区服务质量,让社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社工将评星,薪酬阶梯化
相关部门将加强“全科社工”能力培养,通过“金牌社工”“大比武”、社区工作“名师”传帮带等途径,以集中授课辅导、观摩学习、实践锻炼、技能考核等方式,引导社工相互补短板、强业务、增效能,加快推进社区工作者向知识化、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实现从“专能”到“全能”的转变。
据介绍,推行“全科社工”服务模式,将实施社工服务队伍再造、服务项目再造、服务流程再造,推动全科社工岗位职责清单化、人员选配规范化、能力素质专业化、职级薪酬阶梯化。全面落实社工“三岗十八级”薪酬待遇体系,建立社区工作者星级评定制,分一星、二星、三星3个等级,对所有社工进行评定,一星社工人数掌握在社工总数的50%左右,二星社工人数掌握在40%左右,三星社工人数掌握在10%左右。
(来源: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