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重化围江”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五年来,江苏迎难而上,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全省上下发展理念、发展导向、发展思路、工作方法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发展新动能不断增强,奋力走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前列。
拥抱转型“减”出绿色
在位于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常茂生物公司工地上,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拆除公司产品链前端的生产车间和大型装置。作为一家主要生产食品添加剂的企业,常茂生物公司拥有从原材料到产品的全产业链体系,但原材料生产属于化工项目,这对距离企业一公里不到的长江构成了污染风险。今年5月份,企业主动“断臂”,拆除原材料生产车间,并积极配合政府编制绿色转型方案。
公司总经理潘春告诉记者,“转型升级完成以后,公司将面向绿色、高质量研发为主,以此向中高端市场拓展提升。
作为常州唯一的临江板块,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连续开展三轮化工行业整治提升,年底前沿江一公里内剩下的化工企业将全部关停腾退,而对于像常茂生物这样有发展潜力的重点企业,开发区将通过“转型升级行动”,帮助他们向新材料等附加值高的领域转型发展。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姜浩表示,近五年来,开发区已经累计投入了165亿元在化工企业腾退,沿江生态修复以及基础设施提升等方面。同时,今年将重点发展和培育高端绿色化工产业和化工项目,实现开发区整体的转型发展。
常州滨江经济开发区的转型,折射出江苏沿江地区对绿色发展的坚定选择。五年来,全省关停退出钢铁产能1788万吨、水泥产能1565万吨,化工生产企业数压减了57%,化工园区和集中区控制在30家以内,"搬改关转"比例领跑沿江各省市。
从沿江走向全域
与此同时,江苏在全国率先制定印发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把省域全境一体纳入长江经济带发展。大力推动沿江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并与全省产业结构调整、布局优化统筹起来、一体推进,先后制定实施化工钢铁煤电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开展重化产业安全环保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化工企业“四个一批”专项行动……一批以“绿色化、基地化、精品化”为导向的新产业、新企业从沿江走向沿海。
在全国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徐圩新区,记者看到,总投资近700亿元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龙头项目正抓紧建设。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拥有国内最大的单流程1600万吨/年原油加工能力。
作为连云港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的龙头项目,建成后将打通乙烯、丙烯以及芳烃等国内紧缺原料供应通道,形成以化工新材料、特种橡胶和高端专业化学品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并通过延伸发展中下游特色产业链,进而形成产业链上下游集聚效应。 凭借对绿色发展的不懈追求和努力,盛虹不断深化绿色发展模式,将绿色理念融入项目建设。
项目负责人王臣介绍,项目总投资677亿元,其中环保投资达到43亿元,占项目总投资额近6%,环保投资额度、占比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保证了项目在环保工艺技术和设备方面的先进性。项目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标准和环评批复要求,从设计着手,不断优化工艺路线和设计方案,确保环境保护水平和经济效益达到世界一流标准。其中,废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降低,废水回用率达到84%,远优于国家标准。
而在盛虹这样的龙头项目带动下,徐圩新区坚持产业链上下游一体化的原则,重点发展清洁能源、合成材料、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等社会需求的终端产品,引进了盛虹炼化一体化、斯尔邦甲醇制烯烃、卫星石化轻烃利用、中化循环经济产业园等22个大型石化产业项目入驻,在产业链的上下游均有国内的大型知名企业,龙头项目的各种基础原料在基地内部得到了充分延伸利用,基础原料就地转化率达70%以上,形成了完善的高端石化产业链,构建起成为本质安全、绿色高端先进化工产业体系,向着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和智能化新区阔步迈进。
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鲜明导向下,江苏在全国率先出台《关于加快培育新进制造业集群的指导意见》,制定“产业强链”三年行动计划,瞄准产业链中高端,不断提高创新“浓度”:南京的软件信息、无锡的物联网、苏州的纳米新材料“串点成链”,泰州、连云港的生物医药“聚沙成塔”,南通的海工装备、徐州的工程机械撑起“大国重器”……13个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在江苏大地高速崛起,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软件、节能环保等产业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今年,江苏地区生产总值有望突破10万亿大关,而沿江地区贡献了其中7成投资、8成总量和9成进出口,“黄金水道”澎湃出的黄金效益,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含金量、含绿量大幅跃升。
中共江苏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教授李宗尧对五年来江苏的高质量发展提出肯定,他表示江苏高质量发展以壮士断腕的决心深入实施长江大保护,以高度的定力转方式、调结构,这既是江苏自身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也是对我国现代化道路的规律性把握。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江苏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今晚18:30江苏卫视频道《江苏新时空》栏目。或者下载荔枝新闻、我苏APP。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罗聪懿 张贺 何斐 李栋 杨国 杨时盛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