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约美好 生态江苏】引导更多公众做绿色生活代言人 各地开展“江苏生态文明20条”主题宣传活动

2020年11月13日 10:36:11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自《江苏生态文明20条》发布以来,江苏多地举行了各式各样的落地宣传活动,引导更多的公众积极加入宣传队伍,争当环保达人,争做绿色生活代言人。此次《20条》的内容非常地贴近生活,让我们都能自觉参与生态环境保护,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美丽江苏的良好风尚。

【“江苏生态文明20条”主题宣传活动在南京江宁率先落地】

  近日,以“凝聚社会合力 共建生态文明”为主题的“江苏生态文明20条”主题宣传活动率先走进南京市江宁区江宁街道黄龙岘茶文化村。活动现场,20名环保小志愿者朗朗地诵读细则,向周边居民与游客普及了“江苏生态文明20条”的具体内容。活动现场还专门布置了环保科学互动体验区。“一瓶水的故事”“酵你知道,厨余是宝”等互动游戏吸引了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一瓶水的故事”展位设置了水的“运动”、水的“过滤”和“淡水资源短缺”三个栏目,分别将墨汁滴入水中让居民了解水环境污染是潜移默化的,通过简单的水过滤装置让居民了解自来水来之不易,以及通过一碗水、一勺水、一滴水的实物展示,让居民了解淡水资源的紧缺。

  南京市江宁区喜鹊林青年志愿服务中心志愿者毛毛说:“我们希望大家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的母亲河,不要去污染它。从我们的身边带动家人一起,为我们的生态文明20条来发声。”

  记者了解到,现场居民或游客参与完成互动区的体验后,还可以加入净塑小分队,对民宿、步行街商家等调研、宣传。此外,活动期间,江宁还特别推出《江苏生态文明20条》(传唱版),这是继漫画版之后的又一次再创作,为其他地区提供了示范,积累了经验。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朱晓东说:“它非常贴近我们居民的生活,非常接地气。可以这么说,所有这些基本上都是,我们群众生活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细节的东西。它的特点在于接地气很朴实,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去做,起到的效果就是节能、减排、绿色、生态,是这样的一个效果。”

【淮安:诵读环保三字经 绿色理念入人心】

  在淮安市,以《江苏生态文明20条》的主题宣传活动也走进清江浦区城北社区,环保志愿者通过宣传简易包装、回收利用、垃圾分类等,引导公民践行绿色环保的生活、消费方式。

  活动现场,环保志愿者们通过诵读环保三字经、宣读《减少快递包装》行动宣言、参与垃圾分类互动小游戏、捐赠旧衣物等形式,呼吁市民朋友参与到生态环保行动中。

  淮安市民沈志军说:“这些旧衣服我们摆在家里也没有用,扔掉又可惜,捐外去还能做点小贡献。希望这种活动以后要常搞、多搞。”

【镇江: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实践“江苏生态文明20条”】

  在镇江京口路社区,社区群众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由社区干部群众自导自演的四人快板节目。大妈们表演的《说说生态文明20条》朗朗上口,通俗易懂。为了能让大家记住,她们也是下了一番功夫。

  镇江运河之声沙克斯俱乐部队员李景兰说:“我们通过这些东西也在对照自己哪些东西我们做得不好的。今后还要在我们的生活中,比如油烟平时我们没有去定期清洗,根据这个文明20条改进。”

  活动中,镇江市快递行业协会也宣读了《减低快递包装》行动宣言,并将行动宣言递交快递员代表,用实际行动积极响应《江苏生态文明20条》。

  镇江市生态环境局公共关系主任李媛说:“因为每循环使用一个快递纸箱,就可以减少约37克碳排放。我们希望通过今天的活动,让我们做最好的资源回收与利用跨行者。绿色网购,从每个人做起。”

  此次《江苏生态文明20条》主要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用、办公及公共场所等方面,针对现阶段普遍存在的突出生态环境行为问题,着眼细微、注重细节,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引导公众从具体的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张鹏说:“细微之处见精神,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小细节恰恰是我们忽略的一些东西。在征集的时候,生态环境部、中央文明办的一些负责的老师,大家普遍都认可的口语化、细节化和情节化的一些东西。”

  朱晓东说:“节水、节电、节能,对个人对家庭来讲可以少浪费少支出。作为一个社会来讲,它也是一个资源,一个经济上的正效应有红利。看起来都是琐碎、点滴的小事,但对于我们有十几亿人口的大的国家来讲,对我们8000万人口的江苏省来讲,这些都是非常有巨大的经济、社会效应的。”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郑蓓蓓 庞雪青 郑国梁 陆益 王海波 供片台/淮安台 镇江台)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