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枚朝鲜奖章,92岁扬州老兵已珍藏68年

2020年11月11日 10:25:47 | 来源:扬州发布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92岁,家住扬州市区的朱扬人,一直珍藏着两枚1952年获得的朝鲜奖章,至今已有68年。

  这两枚奖章,都是他修战机有功获得的。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的朱扬人,对这两枚奖章格外珍惜。

  新四军小情报员

  朱扬人,1928年生,江都人。12岁时就去上海做学徒,一年后返回家乡,在新四军办的小学里学了两年文化课。学习结束后没多久,心中萌生了参加新四军的想法。1943年,朱扬人报名参加了新四军。

  “新四军一师,当时部队觉得我年龄小,又是当地人,就让我干起了情报员。”朱扬人说,他对家乡比较熟悉,又是本地口音,经常往返江都宝应等地传递情报,还见到过粟裕。

  战乱年代,一个小孩子奔波递送情报,路上有时还要伪装自己。朱扬人说,本地人的身份,成了他最好的掩护。很多村名,只要被问及,他都对答如流。

  1944年,他所在的部队开展全面攻坚作战,在高邮、泰兴等地攻打了日伪军多处据点。1944年3月,朱扬人随部队参加了车桥战斗。这一仗的胜利大振军心,淮北、淮南、苏北抗战联系通道被打通。

  “后来战略转移到安徽一带抗战,又撤回苏中。”朱扬人说,抗日战争的胜利后,他又参加了解放战争,参加过孟良崮等战役。1949年,他跟随部他从苏北一直打到扬州。因为他是扬州人,部他将其调至苏北军区政治部服役。

  抗美援朝机场地勤

  “1950年,部队要发展空军,各个军区都在选飞行员。”朱扬人说,他所在部队有800多人报名,最后录取了18名飞行员,他没有被选中。

  令朱扬人惊喜的是,除了18名飞行员外,还录取了36名地勤,他就是其中一位。“能和战机近距离,干地勤我也乐意。”朱扬人说,他们被派至长春的航空学校学习,维修战机是他要学习的课程。

  1951年7月,朱扬人毕业,被分到了航空兵12师。每天飞行员训练完后,米格战机一停下来,他们就要赶去检修和保障。

  “我们部队于1952年被派去抗美援朝,但不是驻扎在朝鲜。”朱扬人说,当时飞行部队的驻地在辽宁大孤山机场,那是为抗美援朝紧急兴建的,跑道全是钢板,每天不仅要维护好飞机,还要应对敌机的空袭。

  尽管不在朝鲜境内,这个机场却在战斗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一直到停战协定签定后,机场繁忙紧张的作战气氛,才得以缓和下来。

  排除故障有功获奖章

  敌机狂轰烂炸,数量上也占据优势。如何让受损的战机及时修复重返战场,是朱扬人每天都面临的任务。

  “每一个部件都不能大意,我们就是战友们的后盾。”朱扬人说,在作战期间,1952年,因两次维修战机排除故障有功,他获得了朝鲜颁发的两枚奖章。

  停战后,朱扬人被派到沈阳的航空学校继续学习。1955年,空军在盐城建有基地,朱扬人于1956年被调去当后勤科长。

  1959年,朱扬人被抽调去山东泰安新台机场修洞库机场备战。1969年调到兰州。1973年调回新台机场任场站副站长。1982年在部队离休。1986年,他来到扬州干休所居住,一直到现在。

  虽然被调至各地,两枚奖章一直被他留存在身边,两枚奖章的配套证书也一并保存着,至今字迹仍非常清晰。

  “这也是抗美援朝的老物件,是历史的见证,不能丢了。”朱扬人说。他穿上旧军装,佩戴好两枚朝鲜奖章和其他奖章,行一个庄严的军礼。

  来源:扬州发布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