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奖第二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主题为“创意,让青春更美好”,年度关键词为“青春·别开生面”。此次展会现场特别设置了萌新展区,邀请有艺术特色的中学参展,展现中学生的创意风采,搭建交流互动平台。这两天,我苏网记者走进了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和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去感受一下来自“青春”的热浪!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今年准备的参展作品大多来源于美术班学子的精品佳作。一幅幅灵动的画作,静静地绽放着独特的魅力,成为校园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学们大胆构思,在点、线、面的节奏与七彩流光的韵律中,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思考。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高三徐雅琪创作的这幅作品名字叫做《红色垃圾桶》。“我把垃圾桶设计成了一个像战车的形状,它从前面喷出了一颗鱼骨,我想通过这样一个表现力,让大家意识到我们应该要保护环境,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徐雅琪说。
高三学生顾喆铖创作了一幅《遨游太空》,“这幅画启发来源于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艺术风格,”顾喆铖告诉记者,“我也效仿了他用一些块状的格子区域的形式表现出来,色调主体偏冷色调,以蓝色为主,表达了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决心。”
指导老师、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美术组老师李珍珍介绍,这些孩子们经过三年的美术专业的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他们也发现了自己多元化的艺术创作思维,并且能够把生活的各种元素,通过不同模块重新组合,搭配成一个比较现代比较有个人感情色彩的这样一个艺术创作。”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具有美术、音乐、体育教学特色,高中部专业艺术班每年都有95%以上的学生通过专业考试并被高等艺术院校录取。学校表示,参加紫金奖第二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涵养艺术修为大有裨益。
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副校长靖雷看来,紫金奖第二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是一场设计的盛宴,也是一个展示设计人才的非常好的平台。“我们的学生去参加这样的展览,参观全国精英的理念和他们的设计作品,对将来职业的规划,很有帮助。”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国际高中部也加入到了此次萌新校的展示行列中来。该校国际高中分为中澳、中美、中德、ACT几个项目,学校十分重视对孩子艺术类课程的培养。中澳项目开设的设计班,每年毕业生都被墨尔本大学、悉尼大学、新南威尔士大学等澳大利亚五星八大知名大学录取。此次,该校带来的一系列设计作品包含建筑设计、新媒体视听作品等,创意十足,耐人寻味。
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国际高中部学生周子沐来到了广州、香港等地,用自己的相机,去拍摄当地的人文风景各个方面,“我自己制作后期,用蒙太奇手法把这些东西给杂糅到一起,最后制作出了一个有参考国外一些元素的快节奏剪辑视频,总共大概用了2至3个月。”
国际高中部学生陈子骞则设计了一个湖边雕塑,“这一系列的雕塑主要是想表现出湖的波纹,所以我把这一整个项目雕塑起名为踏浪。我希望用雪弗板去做湖面的切片,以由小到大的过程去展现出湖面波浪的一个效果。”陈子骞说。
“他们的想象力还是很丰富的。”指导老师、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动画系主任曹洋表示,孩子们摆脱了传统的素描形式,直接通过做模型,利用现在的数码手段,采取了一种新的思路进行设计,“从效果来看,还是很不错的。”
该校认为,紫金奖第二届中国(南京)大学生设计展是一个打造引领风尚、创意展示、交流互动的平台,通过高水准的展示、发布、评选、交流,能够让更多的青年学子在这个平台上展现自己的创意才华,对于该校来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
“能与九大美院以及全国顶级艺术设计院校的大学生们一起展示,对于高中阶段的同学来说,是一次很好的学习交流借鉴的平台。我希望我们的同学通过此次设计展,能够汲取更多的创新的灵感,以后对于他们的艺术道路来说,能够有更多的启迪。”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国际高中部艺术设计老师马静之说。
更多精彩节目,请关注江苏教育频道周一至周五每天21点35分播出的《江苏教育新闻》栏目。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沈一秀 编辑/韩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