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趁着晴好天气,江苏各地广泛调度农机抢收抢种,水稻收获和小麦播种进度均超三成,秋收秋种进度略快于去年同期。
近日,南通市崇川区16000亩水稻正式迎来收割。借助于大型收割机、植保无人机、专家线上指导等现代化手段,这两年,基地水稻种植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日常生产过程中,一个人就可以管理上千亩农田,不仅效率提升了不少,而且产量也有了保障。
苏垦农发江心沙公司万顷良田基地负责人俞福根说:“上午收割完了,下午拖拉机进地。从犁田开始抛好肥,我们直接就播种机下地播种了,已经实现了‘边收边种’。”
南通市崇川区委农工办专职副主任杨玉玲说:“我们采取了‘公司+大户’的一个种植模式,采取统一的田间管理,技术的指导以及机械化的操作。从今天的收割情况看,总量有望比去年提高15%。”
在淮安金湖的一家农场,基地的17000多亩水稻田已经收割近半。今年,农场在增加收割机具数量的同时,还狠抓收种衔接,加快整地和播种进度。
淮安市金湖县宝应湖农场副总经理赵志说:“我们边收割、边旋耕、边播种,力争在半个月内,全部完成播种任务。”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了解到,今年“三秋”期间,全省投入农机数量预计超80万台。其中,联合收割机超11万台,全省水稻机收水平将超过98%。江苏还加大投入大中型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具12万台套,预计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将达1200万亩。
(江苏广电总台·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郝朦 陈志斌 龚丹 姜晨光 李栋 南通中心站 供片台/淮安台 金湖台 泰州台 邳州台 编辑/张萌)
(本条新闻版权归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