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买买”之前的避雷指南:南京市消协提醒理性“血拼”!

2020年10月28日 20:35:47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今年的“双十一”购物节的热潮比往年来得早,但是熟悉的味道没有变,猫猫升级抢红包、付定金、尾款、优惠叠加、附送赠品……很多消费者还没有搞懂规则,定金却已经付了许多。开心购物的同时,消协提醒广大消费者:购买预售商品时注意防范消费陷阱。记者登陆各大网购平台看到,“双十一”期间,各类电商采取秒杀、让利、赠红包等促销手段,很容易让消费者冲动消费。南京市消协建议消费者购买商品前,要事先了解商品市场价,再对促销活动进行评估是否有实际优惠,警惕明降实涨的价格陷阱,避免受不实促销诱惑而盲目冲动购买一些长时间不会使用的商品。

  “有商家采取明打折暗涨价的方式,在活动前把价格提高,快到活动时打对折。还有的新款价格高,老款价格低,相近型号商品互相混淆,让消费者产生视觉错误。要甄别价格高低,要长期关注商品,或者在线下对商品进行了解。”南京市消协副秘书长曹炜说。另外,“双十一”网络购物时,不要被个别网店过于低廉的商品价格所吸引,不要轻信商家的“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或者只看宣传图片。一定要货比三家,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避免个别不良商家趁机抛售库存和滞销产品,甚至是劣质商品。消费者在网购时一定要索取并保存购物凭证以及各种购物聊天记录,作为维权证据。一旦发生消费问题,可及时联系购物网店进行处理,如无法达成一致,可先申请退款,然后向第三方交易平台进行投诉。如纠纷依然不能解决,可以向12315投诉或通过消协组织的电商消费维权直通车解决,也可以通过向仲裁机构提请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很多消费纠纷出现在验货把关上,消费者没有及时验货,过了一两天发现货品坏了,不是想要的,跟经营者沟通比较困难,我们建议第一时间检验货品,如果发现有货不对版的情况第一时间跟商家进行沟通。”南京市消协副秘书长曹炜说。

  (来源:《零距离》记者/何畔 编辑/玉洁)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