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曲小镇·大雅巴城”2020昆山巴城重阳曲会24日晚在昆曲发源地昆山市巴城镇启幕,巴城版《浣纱记》首度亮相,以独特的文化视听新体验致敬经典。
由巴城镇重新排演的《浣纱记》以原著为本,以范蠡和西施为主线,由国家一级作家杨守松编写,从45折中选编、叠加成“游春、选美、后访、分纱、泛湖”5折,其中90%唱词出自原著,力争在融入现代艺术表达中呈现原汁原味的昆剧,使其精致而不失传统。
一纱定情,分纱为念。缠绵婉转的水磨唱腔、清远悠扬的笛声、飞舞旋转的水袖……西施与范蠡这对千古恋人从相遇到相爱,从别离到重逢,从保国到保全的动人爱情故事,深深感染着现场观众。
北方昆曲剧院副院长曹颖看完表演后表示,巴城没有专业剧团,能排演出这么一部优美壮观的大戏,让人惊叹。“我深深地被年轻演员身上迸发出来的戏剧表演潜力和张力所打动,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中国昆曲的未来。”
《浣纱记》是根据明代传奇作品《吴越春秋》改编而成的昆曲剧目,作者梁辰鱼。2021年是梁辰鱼诞辰500周年,重新排演《浣纱记》,旨在表达对先贤的纪念和敬畏。同时,这部大戏由平均年龄80岁的资深表演艺术家与90后年轻演员共同打造,彰显了对昆曲文化的薪火传承。
28岁的沈羽楚在三折戏里扮演西施,她说,儿女私情杂糅家国情感,矛盾和冲突体现在每句台词、每个表情和每个身段里,每一处都需细细揣摩。“在舞台上的1个多小时里,完全忘却了自我,感觉与另一个时空的西施交融重叠在一起。”
昆曲的百年辉煌,根在巴城。昆山巴城重阳曲会自2015年开始举办,在海内外引起良好反响。作为昆曲源头,巴城坚持以昆曲为核心,打造昆曲特色小镇,完善昆曲载体建设,加大昆曲宣传、推广、传承力度。本次重阳曲会从10月24日持续至26日,其间将举办昆曲小镇系列丛书首发签售会、重阳清唱会等活动,还将演出庭院实景版《牡丹亭·游园惊梦》,展现昆曲小镇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