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梅路是常州最美的道路之一,素有“常州最美林荫路”之称,道路两边香樟树层层叠叠的覆盖着,绿树成荫,独具特色。
资料图▲
作为天宁寺文化宫景观廊道提升的重要一环,
红梅路道路提升工作
从9月12日开始封闭施工,
10月17日,
红梅路提升改造工程完工通车。
该造工程的竣工,
标志着常州老城厢复兴发展的
又一示范性工程完成。
红梅路北起和平路地铁1号线博爱路站,南至延陵东路天宁寺,全程与百年学府省常中、红梅公园、天宁宝塔左右相依,与罗汉路对接处是天宁宝塔正门“天宁福地”入口处。
红梅路提升改造工程改造道路全长约550米,由狮子巷至小东门路,车行道路面宽度为7米,工程内容包括路面整治出新、管线工程(完善雨水系统设施)、交通安全设施、绿化景观及其他附属工程。
改造前▽
改造后△
改造前▽
改造后△
该工程对标国家5A级景区标准要求,以天宁寺、红梅公园为核心节点,形成高水平道路配套,进一步凸显“常州最美林荫路”魅力,与“百年学府路”罗汉路交织形成生态优良、底蕴深厚,贯通红梅公园旅游片区、天宁寺、天宁宝塔和文化宫广场片区等重要旅游节点的精品慢行旅游动线。
这次整体提升改造,保留、保护了路两边的大树,优化了下层地被植物,梳理了中层植物。树种以香樟、银杏、枫杨、雪松为主,具有鲜明的江南林荫道路特点。
功能方面,结合其自然生态优势,在保障车辆通行的同时,增大人行步道体量,给市民与游客以慢游、慢生活的空间。同时,在提升舒适感的同时,与罗汉路一起提升与周边景区以及文化宫商圈的通达感。
通过架空线入地及合杆整治、市政箱体统一改造以及试点搭载5G设备等项目,并打造街道IP,优化交通设施、导视标识设计,增设了市民休憩点,大力提升红梅路的系统性、趣味性与人性化、智能化水平。
照明方面,通过实施“应需照明技术试点”,以高品质的基础照明为人、车提供优良的夜间通行环境;同时通过投影手法等,运用灯光描绘红梅主题、古刹历史、常州学脉,凸现“天空星星萤火,脚下步步梅开”设计理念,使整体景廊通道尽显禅风意趣,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最佳的漫行体验。
最美林荫路,人车画中游,你打卡了吗?
(来源:常州发布 编辑/张闻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