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苏网讯 全国首个“芯片”大学落户南京江北新区!10月22日,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在南京江北新区人力资源产业园揭牌,标志着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正式成立。
揭牌仪式现场,东南大学教授、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时龙兴被聘为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校长,同时来自高校、科研单位、企业的相关代表,与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就产业人才培养合作进行签约。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揭牌仪式现场
响应需求顺应趋势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应运而生
集成电路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历经几十年发展,中国已成为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增速最快、市场需求最大,国际贸易最活跃的地区。
产业发展,人才为本。我苏网记者了解到,截止到2018年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现有人才存量46.1万人左右,人才缺口为32万人,年均人才需求数为10万人左右。而2018年19.9万高校集成电路专业领域的毕业生中,仅有不足4万人进入本行业就业,单纯依托高校不能够满足人才的供给要求。从《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8-2019)》统计分析不难看出,预计到2021年前后,我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需求仍然存在26.1万人的缺口。人才匮乏已经是制约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瓶颈。
今年7月,国务院将集成电路设为一级学科,同时期发布了《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为尽快满足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顺应产教融合、多方协作的人才培养趋势,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应运而生。
打造集成电路人才高地 引爆南京创新名城建设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在致辞中表示,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是南京创新名城建设的引爆点。江北新区将集成电路产业作为发展主导产业之一,大力建设“芯片之城”,构建起一套适应自主创新和高质量发展的生态体系,集聚了一批优秀的创新创业人才,打造了一条整合上下游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新区依托自贸区发展的强劲势能,在集成电路设计领域,已跻身全国前十,预计今年全产业链将突破500亿元规模。
今天大学揭牌意味着江北新区在打造自主可控的千亿级集成电路产业上,再次迈出坚实的步伐,未来希望大学加快集聚创新人才,培养出更多高素质专业人才,江北新区也将力争到2025年,全产业链规模超3000亿元,吸引集成电路产业人才超3万人,成为全球名副其实的集成电路的创新高地、人才高地和产业高地。
南京市委常委、江北新区党工委专职副书记罗群致辞
开门办学开放育才 这所大学不一样!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不是一所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更像是一个衔接高校和企业、推进产教融合的开放平台,是高校教育的重要补充,是企业选才的重要来源。”东南大学教授、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时龙兴介绍。
东南大学教授、南京集成电路产业服务中心主任时龙兴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将以面向产业人才为定位,与传统高校取长补短,以机制创新、相互补充的方式,解决当前人才培养难点,促进地方产业发展。
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产业人才培养合作签约现场
与传统高校相比,南京集成电路大学构建主体、定位、生源、师资、课程和毕业证书都有不同。南京集成电路大学不是教育部或省、市教育主管部门举办,而是由江北新区管委会根据当地产业发展需要而建。同时,与其他大学以学术为本,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的原则不同,这所大学是一个人才培养组织,以技能为本,以实训带教为主,培养的是具备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产业人才。
据了解,南京集成电路大学采用“5+1+2”的设置,进行多维度、全方位的产业人才的培养。
“5”类学院:
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学院,聚焦核心关键技术EDA,通过举办“集成电路EDA设计精英挑战赛”以赛促教、成立“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产教融合联盟”等方式进行探索,聚合产学优质资源,热点技术研究导入,着眼卡脖子问题突破,培育EDA新生力量。
微电子学院示范基地,依托“集成电路全流程工程实践教学联盟”,深化产教融合,与高校人才培养相互补充,通过建设共享案例库、组建师资团队等方式,进行全流程工程实践、搭建教学流片平台,实现工程实践型人才培养的机制创新。
集成电路现代产业学院,依托FPGA创新设计竞赛和嵌入式暨智能互联大赛两个全国性大赛,积极联合国内外高校与整机企业的参与,发挥好芯片对整机产业倍增器作用促进高校接触最新产业技术,将全国优秀案例应用到教学改革,通过竞赛检验教学成果,达到以赛促教、赛教结合的良性循环。
集成电路国际学院,通过“引进人、培养人”,展开前沿科技论坛、国际名家讲堂、赴外交流活动、共建交流会、跨国企业实习等活动,融汇全球“智力资源”,协同多方资源,驱动产业发展。
集成电路未来技术学院,聚焦AI、5G/ 6G、量子计算、车联网、第三代半导体等集成电路革命性、颠覆性的前沿技术,联合企业、科研院所、高校、新型研发机构,着力培养具有前瞻性、能够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1”个科技园:
集成电路大学科技园,通过“5个学院”,筛选出优秀人才及项目,依托集成电路大学科技园,展开产学研工作,扶持科技企业的孵化、扩大优秀人才的招引、促进创新成果的落地。
“2”个办公室:
就业和创业指导办公室,通过该办公室提供的专业服务,促进学员在江北新区就业,支撑南京集成电路地标产业和江北新区芯片之城的人才需求,打造人才高地。
师资与学员服务办公室,邀请来自高校的教师与企业的专家,通过南京集成电路大学这一平台,找到各自所需要的人才培养、技术提升,实现“双赢”。
(来源/我苏网 “南京江北新区”微信公众号 编辑/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