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公交车适老化改造,我们能做得更好吗?

2020年10月21日 20:23:45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省民政厅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30年,江苏老年人口预计突破2200万人,占总人口比例超过30%。这意味着,现在的"每4人中有1位老人"在10年后将变为"每3人中有1位老人"。仅从公交出行这个角度来说,目前有很多老年乘客乘车有困难,很多热心的驾驶员和乘客会在关键时刻伸援手。然而就公交适老化改造而言,我们是不是还可以做得更好呢?

  老人遭遇乘公交难 公交司机及时伸援手

  10月19日17:01,在南京市第一医院公交站,一名拄拐老人颤颤巍巍的赶公交14路。因为公交车的台阶过高,老人上不了车。南京14路公交驾驶员谢吉祥发现了这一情况,急忙从驾驶室起身、下车搀扶。

  10月11日,一对老夫妻在南京五台山公交站乘车时同样遇到了困难。当时,俩人坐在路牙上等48路车。当车进站时,老大爷因为久坐腿麻、一时起不了身。最终在老伴的搀扶下,才步履蹒跚地赶车。细心的48路驾驶员发现了这一情况,不仅将车辆停下等待,还下车将老大爷搀扶上车,并帮忙安排好了座位。

  南京公交1/4以上是老人 多措施帮扶老人

  目前,南京公交老年乘客占总客流量的25%以上。为了让他们出行更加方便,南京公交集团投放了数百辆新型公交车。这种车辆的车身悬挂可以及时下降,使车辆踏板离地面更近。轮椅不仅上下方便,也能停放在车厢内专有区域。此外,南京正在运行的多数公交车,其老弱病残专座已从原先的1个增设到了4个。软件方面,南京公交集团从2017年起就号召驾驶员主动搀迎帮扶有困难的乘客,今年上半年,还推出了车辆进站带客"停两秒等五秒"的举措。

  南京公交集团第四客运公司运营副经理陈爱春解释:“停两秒意思是在车辆到站以后,两秒以后再开门;等五秒是等乘客上了车以后,确认乘客尤其是需要关爱的一些老人和儿童落座了以后,再等五秒钟以后起步。这样避免了公交车在进出站的过程中间造成的一些不必要的事故。”

  记者走访了不少南京市民,很多市民都表示:“以前公交驾驶员开车,到了站都是很快起步。现在慢慢的,让老年人找到位子坐下来才启动,真不错!”

  体现温度 多地对城市公交做适老化改造

  那么,为了使南京的公交配套更适合老人出行,我们的公交还能做些什么呢?

  有市民建议,公交站台上的座椅数量总的来讲还是偏少的。“特别是在人流比较多的地方,可以适当加一点啊。”还有市民建议:“能不能开专门的老人线,台阶没有那么高,老人们可以自由地上下。”

  南京市公共交通乘客委员会郎亮认为:“通过目前的大数据分析可以了解到哪些线路可能老年群体出行比较多,把有限的无障碍公交车优先地投放到这些线路上去。我们城市在基础设施建设的时候,站台以及站台周边的道路设施尽量地要考虑到无障碍,因为无障碍同时也就兼顾了老年群体。”

  据了解,目前四川省已就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出台了任务清单,其中就涉及传统出行无障碍行动;上海也提出要对城市公交系统进行适老化改造。今年7月1日,《南京市养老服务条例》正式实施,其中提出:市、区人民政府和江北新区管理机构,应当推动道路、公共建筑、公共设施、公共交通工具、住宅小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田甜 编辑/韩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