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21日《姑苏晚报》A05版
媒体曾报道过90岁的志愿军老战士姚静,60多年来一直珍藏着她的战友李霁牺牲前送给她的纪念品——一只绣有和平鸽和“赠给最可爱的人”等字样的白色布袋,以此怀念这位埋骨异国的战友,姚静一直希望能找到烈士的家人。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方寻找,10月20日,老人终于见到了李霁烈士的妹妹。
姚静告诉记者,在朝鲜战场上,女兵比男兵更盼望能收到祖国人民的慰问,因为这样的布袋里除了装有肥皂、牙粉等日用品外,还有女孩子们喜欢的糖果零食、木梳发卡等。每次部队分发慰问品时,也是大家最开心的时刻。有一回,李霁把领到的慰问袋拿到我面前,笑嘻嘻地说:“慰问袋里好吃的我拿走了,这个布袋好漂亮,就送给你留个纪念。”接过布袋,我把它放进随身的挎包里。没想到,不久后李霁就在一次空袭中牺牲了,这个慰问袋成了她留给我最后的纪念。
离休以后,每每看到这只布袋,姚静就会想起战场上那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脑海里就会浮现李霁的音容笑貌。她盼望着在有生之年,能见到李霁的家人。为此,这么多年来,她一直在苦苦寻找和等待。
好消息传来。最近,姚静和家里人在辗转联系了多个部门后,终于打听到了李霁烈士的妹妹在上海的地址。经过联系,两位老人约定了见面时间。
姚静(左)和李霖合影。 姚静供图
20日下午,在上海市徐汇区一栋居民楼里,一身戎装,神态凝重的姚静和一位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这位老人就是李霁烈士的妹妹李霖。“终于找到你了,真是太好了!我就想告诉你,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想着李霁,一直在挂念她!”“谢谢老大姐,这么多年还记得我姐姐!”见到姚静后,87岁的李霖激动不已,握着的两双手久久没有松开。
李霖也是一名转业军人,曾是新中国空军的第一代女伞兵。李霖说,虽然之前不认识姚静,但只要是姐姐的战友,就觉得特别亲切。提起姐姐李霁,李霖老泪纵横,她用颤抖的声音说:“我和姐姐从小一起长大,关系最要好。姐姐从小其实很胆小,但参军以后,她就像变了一个人。到了朝鲜以后,她还一直和我通信,在信上不断鼓励我在部队要好好锻炼学习,克服困难,将来也到朝鲜战场上和她一起战斗!”1953年4月以后,家里再也没有收到李霁的来信,直到革命烈士牺牲证明书寄到家中,亲人才知道了这个噩耗。母亲当时坚强地说,李霁为保家卫国牺牲,她是光荣的!“姐姐的信件图书等遗物我一直珍藏着,这些是她留给我们的念想。睹物思人啊!”前几年,李霖曾去了一次朝鲜,踏上姐姐抛洒热血的土地,老人向烈士牺牲的方向深深地鞠了一躬。“虽然没能去姐姐的墓前祭奠,但我相信,她能感受到。”
虽然之前从未谋面,两位老人还是一见如故,一起聊着战场上的故事和军旅生涯的点点滴滴。她们说,抗美援朝战争已经70周年了,经历过的人对“活着”这个词,有着更深的理解,“最可爱的人”不应该随时间的推移而被淡忘。
苦苦寻找的战友亲人找到了,姚静多年的心愿也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临行时,姚静拉着李霖的手说:“我相信,我和你姐姐的这一段战友情仍将继续书写专属于我们那代军人的岁月芳华,让更多人了解那段历史、了解我们这代军人的热血和精神。”
(来源:苏州日报 编辑/钱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