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六稳”促“六保”:秋粮披上“黄金衣” 常州溧阳迎来丰收季

2020年10月15日 11:27:10 | 来源:我苏网

字号变大| 字号变小

   我苏网讯 金秋丰盈,硕果累累,爽利的秋风,抚弄田地里的农作物,带来一首首丰收的“乐曲”。这两天,在常州溧阳市,干群齐心保秋粮的“努力”已经结出硕果,各地的良田丰产方里,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10月14日,在常州溧阳市南渡镇庆丰村,种粮大户王林松今年承包种植了3000亩优良食味水稻南粳46。记者看到,六台大型收割机正在田埂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声响,稻子收获、秸秆粉碎还田等工作一次性完成。看着丰收的景象,王林松满心欢喜。

  谁也想不到眼前颗粒饱满、色泽金黄的稻谷,在3个月前还是让种植户们头疼的大难题。今年6月至7月,大家忙防疫、抓生产。当时正处于分蘖期的水稻因连续阴雨而病虫害多发。看着辛苦播种的秋粮因涝灾“营养不良”的样子,种植户们一筹莫展。王林松对当时的场景仍记忆犹新!

  好收成,少不了好管理。对于夏种之后的汛期,当地农林部门研究对策,想办法帮种植户解决排涝和施肥问题。利用丰产方的自身地理优势,抓住难得的晴好天气,放水晒田、施好穗肥,并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王林松说,从目前收割上来的水稻产量来看,今年他家的优良食味水稻全部丰产,平均每亩产量约在1200斤左右,由于专家的传经送宝加上前期的田间管理得当,品质总体好于去年。有好米,就不愁销!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一直以来,溧阳多地在水稻传统种植的基础上,推出了企业认购和稻田“认养”新模式。

  近年来,溧阳市通过推广优质食味稻米生产,不断培育稻米品牌提升稻米质量,提高稻米价值,带动农户增收。看到自己认养的稻米喜获丰收,溧阳市民马女士乐得合不拢嘴。今年夏种期间,她认养了1亩水稻,不仅能够挑选水稻品种、确定认养面积,而且浇水施肥、夏秋管理等环节都有人全程照料,通过这种“私人定制”的方式,他和家人们能吃到应季新鲜的绿色放心大米。

  据统计,2020年常州溧阳市水稻种植面积48.87万亩,在水稻品种应用上,继续推广应用优质高产品种:南粳晶谷、南粳3908、南粳46等,杂交稻应用丰优香占等高产品种,全市优质食味大米种植面积32.94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7.4%。

  立足优质高效的农产品,为了庆祝丰收,10月17日,溧阳市还将在南渡庆丰村举办中国溧阳第二届“四美”丰收节,届时推出米酒、米糕等特色农产品,还开展农业特色音乐节,打造高品质乡村旅游。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当地百姓共同富裕。

  去年9月,溧阳市以南渡庆丰村列为示范点,倾力打造“苏南第一方,庆丰稻花香”农旅项目,充分利用稻田自然壮观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把庆丰村民的闲置宅基地和闲置老房子通过改造利用、对外招商等方式,让破猪圈变成美术馆,空房子变成咖啡馆,旧房子变成馒头店。真正实现了工业返哺农业,二产带动一产,三产融合发展的乡村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之年。下一步,庆丰村将全力推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让村级集体经济的“硬核”更强,农民的“口袋”更鼓,田园的“画卷”更美。

       (来源:江苏城市频道  卢井霞   溧阳台  编辑:陈茜)

layer
快乐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