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苏网讯 孙海燕是江苏医药职业学院的一名教师,扎根教学一线十三年来,她带病坚守七尺讲台,向广大师生传递了坚强乐观、敬业奉献的精神,被评为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2020年江苏“最美教师”。
“我帮不了100个人,但培养的学生可以帮助无数人”
2002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孙海燕进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五年后,她却放弃了三甲医院优厚的待遇,在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开启了从教生涯。孙海燕这样解释从教初心:“我可以帮助一个人,但是我帮助不了100个人,但是我培养的学生,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就这种体会感,让我特别有自豪感。”
带着这种自豪感,孙海燕一头扎进了教育事业,一教就是十三年。
为了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与技能传递给每一位学生,她着力探索教育教学方法,通过制作三维动画、绘制思维导图、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更好理解知识点,同时也培养他们的医学人文关爱精神。
江苏医药职业学院学生谭洁还记得:“ 有一节课我们在上支气管哮喘这节课,她闻了一下花就假装自己很喘,哮喘发作的样子,让我们运用上课所学的知识来帮助老师。我感觉这种教育方式很实用,让我们记得更深刻。”
角色扮演的教学方式背后,藏着孙海燕的良苦用心,“让他们用角色去扮演去体验,当这个病人,高血压,头疼,头晕或心梗疼的时候,他们怎么去帮助他们。学生通过角色扮演能够体会到病人的痛苦,就会更有爱伤精神。 ”
“只要有一口气在,我肯定还是站在讲台上”
讲台上的孙海燕神采飞扬,在生活中,她却是一位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四年来,她先后住院7次。由于肺高压还会引起咳血,因此孙海燕常常是偷偷咳完,才敢走进教室。
孙海燕的丈夫董礼告诉记者:“2016年,在她做手术之前,我到办公室给她整理办公桌,收拾点东西。在抽屉里看到她的日记本中夹着人体器官捐献的卡片,她可能也感觉到这次情况比较严重,做了最坏的打算。”
日记中,孙海燕写道:万一这次手术,有什么不幸的事情发生,希望丈夫能尊重我的愿望,把我的遗体捐献给学校,为未来的医学教育再做最后一点贡献。
对此,孙海燕说:“明天和意外不知道谁来得更快,我不能白活,这个对社会一点贡献都没有,就化为一抔尘土消失了,我想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看到学生上前线,我就很骄傲,很欣慰!觉得教师这个职业这个岗位虽然很平凡,但能培养出不平凡的学生。只要有一口气在,我肯定还是站在讲台上。”
面对病魔,孙海燕像一个迎着闪电和海浪高飞的"海燕",坚持带病教学,多次带领护理团队荣获全国以及省信息化教学比赛奖项,培养面向基层就业的护理学生达1000多名,辅导的学生参加全国护士执业考试通过率100%。
戳视频,看孙海燕如何在三尺讲台上用爱授业桃李↑
(来源: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倪习娟、盐城台、江苏城市频道《江苏最美人物》栏目组;我苏网编辑/朱彤)